吾宗官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734
专题名称: 吾宗官圳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46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吾宗官圳位于安溪县官桥境内,源头自赤岭村庐汀溪坝,经赤岭、驷岭、恒美、洪塘、燎原、草坂流入吾宗村,圳下灌溉面积近2000亩。在清雍正、乾隆间,圳流受益权独归吾宗所有,水过他境而不准灌溉其田,其中当有一曲缘由。 先前吾宗下坪角落有一富室人家,为教化子弟,聘请一私塾先生办学堂,该先生即后来位居詹事府詹事陈万策之父,他认真施教,博学多才,乐为乡民办事,深得民众尊敬。不久,其妻来此,暂住书房,在村民关照下,过着安稳清苦的生活。 时过一年,该村发生大旱,田园荒芜,庄稼失收。时先生之妻身怀六甲,因感恩夫妻双双下跪,对天发誓:若出生男孩,他日倘可出头及第,定为吾宗修一水圳,以解干旱之灾。 数月后,其妻临盆,恰逢风雨交加,婴孩下地后即云开天晴,可孩儿啼哭不止。陈先生依世俗卜议携带妻儿幼子沿水尾觅择。途经仙苑、凤城、南安溪美,至泉州,婴儿止哭,便就地定居。 此婴儿即是陈万策,后在朝为官,位居詹事府詹事。清雍正二年(1724)秋,他主持浙江乡试,择近告假返乡省亲,时值闽省饥荒,遍地哀鸿,触景忆及当年母亲发誓要为吾宗开圳之宿愿。于是上奏朝廷,钦准。修成一水圳,专供吾宗受益。 虽说如此,此圳可200多年未曾大修,时常缺水致庄稼歉收。民国24年(1935)由旅菲华侨陈火炭先生亲自监工,并发动本村、龚厝、五里埔等村落捐款集资,经改圳道,填沙土、挖涵道计数万工日,至1938年修复通水。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曾数次拨款派工扩大修复此圳。如今,此圳重要圳段依然继续使用。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