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服饰习俗饰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32
专题名称: 安溪县服饰习俗饰品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5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代,女人缠足,穿绣花小鞋,鞋上脚筒间还套上一短小的绣荐“色裤”。不少中年男子,常用别人头发和乌丝绒线合编自己的发辫使其更长,再续大红“髻索”。一些豪绅常手执长烟筒或水烟筒,烟筒上都饰有葫芦形的绣花烟袋和绣花烟筒套;还有少数绅老,有的襟袋中的袋表表链,常兜垂扣于裾纽之上作为饰物。一般妇女,多戴耳环、耳坠、戒指、手环或手镯,头上戴满了头簪髻插,有的“三寸金莲”(缠足鞋)之上,还戴上足环足链。富有家的饰物还有金质,一般的有银质镀金。民国以后,饰物渐不见,但戴金银戒指和手表的渐增多。解放后,头饰更少见。但进口手表甚为青少年的企求。60年代,桃舟、感德等地妇女,襟前都喜系边饰纹条的围身腰巾,顶襟前和两腰间各装一对红绒线球,只结腰球,没胸前球的,是已嫁的妇女。有个时期,将出嫁少女,还要镶两颗角齿的“金牙”(多化学金)。70年代,人们戴手表之风更盛。80年代很多妇女戴金戒指金项链,有的又恢复耳环,戴大耳坠;一般少女均佩胸罩。使乳房突出,饰为时髦。90年代,也时行戴用廉价轻巧的电子手表。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