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服饰习俗冠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630
专题名称: 安溪县服饰习俗冠戴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15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代,男人蓄辫。冬天,有的戴布风帽,或纱猴帽,有的把长辫子卷缠于头上,外加缠线织条巾,叫“缠头巾”。绅豪家戴黑色瓜辫帽。妇女不戴帽。小孩冬戴风帽、犬耳帽,夏秋戴帽箍。农民出门,多戴竹叶笠。民国时期,传入平边的毡帽和大舌帽。20年代后,内安溪多戴乌纱线帽。后纱线渐改毛线的“羊毛帽”。30年代,学生戴上平边和船形的童军帽和军帽,民间夏戴夏笠,有些青少年,夏戴白草笠,秋冬一般毡帽、舌帽、风帽和纱线帽,持续戴用。解放后,干部、教师、工人、多戴灰色的“工人帽。”或军帽。70年代间,戴帽的人相对减少,夏秋,一些青少男女多戴上时髦的“遮阳帽”。摩托车行时,塑料的保险帽,也应时出现。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