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560
专题名称: 丝虫病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084.pdf
专题类型: 医疗
分布: 安溪县有小片马来丝虫流行区、大片斑氏丝虫流行区以及一部分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丝虫和斑氏丝虫混合流行区。

专题描述

丝虫病安溪流行历史较长。全县22个乡镇均有此病流行。解放初期,晚期“橡皮腿”病人屡见不鲜,有的腿肿如水桶,苦不堪言。为县内流行较严重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1958年,县开展丝虫病查治,至1985年结束,历时29载。经6次普查普治,先后血检2063136人次。查出阳性者61140人次,治疗55692人次,人群微丝蚴感染率从5.62%降至0.66。 虫种分布安溪县有小片马来丝虫流行区、大片斑氏丝虫流行区以及一部分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丝虫和斑氏丝虫混合流行区。 丝虫病的治疗1966年以前均按省治疗方案;①马来丝虫采用海群生4克12天疗法;2斑氏丝虫采用5.5克10天疗法。以后又采用3克6天疗法。第一至五次查治的阳性者均治疗一个疗程。第六次查治的阳性者,治疗三个疗程。效佳,尤以马来丝虫流行区以及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丝虫;斑氏丝虫混合感染区益彰。 受治人数1958年至1959年为11476人。1964年至1966年为17884人,1971年至1972年为13361人,以后逐年进行治疗。 1986年12月,省、市、县丝虫病考核验收组对安溪县历年普查普治工作,考核验收,认为已达到中央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