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除夕介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261
专题名称: 惠安县除夕介绍
其他名称: 年兜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106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除夕俗叫“年兜”,即一年最后一夜,也是最后的一天,最热闹的节日,属四大“银节”之一。男人不回家会被说“没某(妻)”,长住娘家的便有借口不回夫家。商家自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就得向员工宣布新年的人事去留。 民间则于廿三日送灶君、廿四日送神君、廿五日接天神下降。接着,家家清理房屋边边角角的积尘,叫“掸尘”。又得忙着为孩子们买新衣新鞋帽,置办年货,炊糕,蒸粿,杀鸡宰鸭,买鱼买肉,贴春联,换门神等等。 除夕中午,摆上丰盛的酒馔,敬献列祖列宗,烧香点烛向神明辞岁,在大门外焚烧“火盆刺”、“掸尘杆”、“旧灯猴”(照明用)。孩子们从熊熊火焰上跃过去随口喊:“焰啊、发呀!”预祝新年兴旺发达。厅堂及各房间点起“通宵”红烛。馔盘果盒盛放柑桔、糖饼、蜜饯、瓜子,盘中年糕年饭插着春枝,满室春意盎然。 晚上,合家围坐一桌吃火锅,喝春酒,天伦乐趣无穷。饭后,孩子们向大人讨压岁钱。有的老人拥炉独坐守岁。 子夜零时,家家厅前摆香案,清香五果,烧香点烛,大开中门,迎春纳福,俗称“开正”。此时满城大小炮仗齐鸣,烟花焰火冲天,连续闹到凌晨三四点,甚至清晨,才稍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