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瘘、子宫脱垂查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173
专题名称: 尿瘘、子宫脱垂查治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1011.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50年代末、60年代初,县内曾进行“尿瘘、子宫脱垂(两病)”查治,发现膀胱阴道尿瘘27例。其中黄塘调查产妇4661人,患有膀胱阴道尿瘘10例。病程最长者竟达30多年。 1959年8月,对已生育妇女子宫脱垂普查及尿瘘手术治疗10例,会阴Ⅲ度破裂修补手术3例进行随访,并联合县医院产科对500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29-3注射治疗。1964年,对尿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5例,治愈12例。1978年,省再次派手术队到县协助对子宫脱垂和尿瘘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以前经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1979年,为90例子宫脱垂患者、尿痰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对370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上托环处理。1982年,根据1978年全国子宫脱垂防治会议诊断标准,组织县、乡、村妇幼工作人员逐队进行一次全面普查落实,全县共有子宫脱垂患者1543例。 历年来总共治疗1364例,总治疗率88.4%,其中,Ⅰ~Ⅱ度治疗1043例,治疗率89.4%,有效率88.2%。手术治疗474例,治疗率94.8%,有效14人,失败1人。1984~1987年,对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扫尾治疗,计手术867例,尿瘘31例,已治疗27例。疗效达标为甲级20例,乙级2例,丙级3例,评价者2例。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