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惠安县大梨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1065
专题名称:
惠安县大梨园
其他名称:
老戏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90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大梨园 大梨园俗名“老戏”,有“上路”和“下南”二派之分。惠安的老戏班为数不多,其中以下南派螺阳杜厝老戏较为闻名,首位班主曾燕。自晚清至1949年散班历时百余年,四代人一脉相承,活跃于惠安乡村,拥有几个颇有名气的演员,如名丑张华、名男旦张天生和能反串多种行当的名角曾金法等。辋川峰崎庄上村何水平和东岭屿头村陈廷发是旅居厦门的惠籍艺人。他们分别组织永发戏班和锦祥春戏班。抗日战争时期厦门沦陷,他们携班逃出孤岛,在闽南地区流动演出,享誉于厦漳泉城乡,最后辗转回到惠安。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老艺人何淑敏,在7岁时(民国14年)就随父何松眼于永发戏班学艺,后名闻闽南,成为开创梨园戏坤伶第一人。 惠安老戏班的演员,大多数是从小梨园散班后转过来的,民间俗语“凑脚老班”,形象地说明老戏班的组织形式,班主与演员的自由组合,属临时合同性的雇佣关系。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