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佛生日”仪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0499
专题名称: 晋江市“佛生日”仪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96.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末,晋江规模较大的有“都祀公”庆诞仪式。一个以都(相当于今的一个乡镇)为范围的都祀公生,牵涉到全都乡乡里里。是时,张灯结彩,唱“目连”、演“说岳”,连日设筵敬奉,昼夜鼓乐不息,仕女熙来攘往,香火连延不绝,常达七天七夜。 至民国改都设区以后,“都祀公生”活动始渐消除。但每逢各地奉祀的“挡镜佛”或“角落神”诞辰,均要在神龛庙前,结彩摆坛,演戏酬神,设筵作庆,俗称做“佛生日”或“圣迹日”。做“佛生日”往往要热闹数天。 在做“佛生日”时,兼举行“进香乞火”,迎神赛佛的仪俗也十分盛行。“进香乞火”,即组织众多善男信女,举行隆重仪式,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进香乞火”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妆阁,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有时,还出现神棍跳神戳钎刀,场面十分森严。 新中国成立后,做“佛生日”和“进香乞火”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杜绝。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种迷信活动却长期以来破而不除,时隐时现。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