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职业构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0436
专题名称:
职业构成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060.pdf
专题类型:
数据统计
专题描述
新中国成立之前,晋江县农村绝大多数是纯农业劳动者及沿海部分渔业劳动者,其余或靠当长工、挑夫、轿夫,或靠砍柴卖草、建筑打杂等维持生计。城镇则以商业及个体手工业为生,又以小商小贩居多,少数靠自由职业谋生。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村大量人口转向务工经商及其他各行各业,就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很大变化,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1980年,晋江人民公社劳动力有358982人,从事三种产业的劳动力比例是:第一产业占90.4%,第二产业占7.7%,第三产业占1.9%。到1994年,晋江本地农村劳动力42514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8896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4.4%;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148412人,占34.9%;从事第三产业的87767人,占20.71%。这表明经过15年的发展,晋江农村劳动力已有55%以上转入非农产业部门。如果按全市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781699人(含外来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计算,则晋江1994年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24.6%,第二产业占55.4%,第三产业占20.3%。3/4的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部门。按1999年统计,晋江市本地农村劳动力4743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50111人,占31.65%,从事第二产业211550人,占44.60%;从事第三产业112641人,占35.7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