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0132
专题名称: 造纸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26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造纸 代德化就已产制大宗土纸,肖坑生产的纸篱,品质优良销售县内外,纸业成为德化历史上三大手工业之一。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产土纸3050市担(其中输出2800市担),品种有把纸、根纸、海纸、上库纸、连股纸等。民国27年,全县有纸槽201处,从业人数632人,上市土纸达6000市担,销往闽南沿海诸县。民国31年(1942年),瑞上乡曾组织纸业生产合作社“瑞美公司”,派员到沙县学习制造毛边纸技术。回乡后试制毛边纸成功,当年生产毛边纸700刀(每刀7市斤);继而肖坑、铭爱、李山、白叶等地也产制毛边纸,年产2万余刀,销往永春、南安、安溪、仙游等县。 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重视扶持纸业生产.1954年,全县有毛边纸厂18座、粗料纸厂86座,从事纸业生产384人,年产毛边纸1.4万刀,粗料纸7000市担。1957年,全县从事纸业生产达785人。县派员到瑞坂组织瑞坂纸业生产合作社,修建毛边纸厂4座、云古纸槽40余处。 此后,随着毛竹利用价值的提高,砍嫩竹浸纸量逐年缩减,1961年毛边纸厂停产,1962年生产土纸降为4940市担,1963年减为2100市担。制纸原料改用芦苇秆,1975年,杨梅公社创建造纸厂,采用管草秆参烧碱蒸煮生产包装纸,年产量达20吨。到198了年,除上寨、荐解、前芹、陈溪、洪田仍生产小量土纸外,其他以嫩竹为原料的纸槽均已停产。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