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牛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0092
专题名称: 德化县牛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19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牛 德化历来饲养的有水牛、黄牛和少量的乳牛。大多为家庭饲养,草场闲地放牧。全县有300亩以上连片草场65片,37.7万亩,农林隙地草场37.4万亩,可供利用。民国27年(1938年)全县养牛2788头,1949年计1.18万头,1956年增至1.52万头;人民公社化后集体饲养,数量下降,1962年只有一万余头,到1978年才恢复到1957年(1.37万头)的水平。1987年发展到1.66万头。其中专业户5户,饲养40头。德化的黄牛品种为闽南黄牛,1987年,全县1.1万头,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母牛3242头。水牛品种系本地水牛,1987年全县有5608头,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母牛1883头。德化的黄牛和水牛因公牛少阉割,近亲繁殖,品种退化较为严重。乳牛,于1978年从莆田、仙游引进黑白花乳牛8头,在浔中村饲养。每头日产乳10~15公斤。1980年,从内蒙古引进役乳兼用的三河牛9头,其中公牛1头,在县农场饲养,并繁殖小牛6头,1982年迁三班南岭柑桔场饲养,因草场坡度大,草质差,放牧时间短,管理不善,造成营养衰竭,致死亡和跌伤多头,至1984年散场。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