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县建宅动土兴工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唯一号: 130334020220001247
专题名称: 晋江县建宅动土兴工习俗
其他名称: 土地公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1411.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破土之时,民间习惯于正厅址处立一“福德正神”木牌,俗称“土地公”。破土前需酬敬一番,再用铁锥(忌以锄头)自东向西沿宅址四周挖一遍,称“动土”。动土后,土木即可兴工。但每逢农历初二、十六,均得奉敬土地公,直至宅建落成,“谢土”焚烧神牌,于正厅案上正式供奉土地公神位为止。动工伊始,一般先在厅正中置一磉石,为全屋建筑测量轴线与水准的依据。整座建筑规制与格局,通常统一于一根标画尺寸的“高尺”。“宫式大厝”各开间的长、宽、高规格均要严格符合“天父地母”寸白俗套。迷信“东龙西虎、重东轻西”吉利布局的宅式建筑相当普遍。施工中,凡下砛、置门、上梁、封归、合脊、放涵时,通常要选择吉日良辰,俗称“看日”。是日都带有一些迷信仪俗,如门底埋“五谷”,门柱顶压红布,中梁系“八卦”等。民间建宅,忌工匠暗中“做扣”(系指不利于房主的一种巫术),所以对各类工匠皆以礼厚待,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以及上梁等节日,都要设宴款待。故社会上有句“初二、十六,泥刀斧凿,封归合脊,师傅肚必(裂)”的方言顺口溜。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