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规品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唯一号: 130334020220001041
专题名称: 水稻常规品种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24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早稻,县农技站1953年首次从仙游县引进“南特号”种子1.5万公斤,一般亩产均达250公斤左右,比老品种亩增30—50公斤。1956年,“南特号”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占全县早稻总面积96.1%。1957年,又从仙游引进“陆才号”良种27535公斤,试种1600多亩,产量超过“南特号”。1960年全县普及,取代“南特号”;晚稻,1954年开始推广“白科”,1957年又大面积引进“青骨大穗”和“青骨小穗”,由于产量高,1960年全县普及。1961年后,又大面积推广“十石歉”、“汀秋5号”、“木泉”和“溪南矮”等10多个品种,均获得成功。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