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唯一号: 130334020220000228
专题名称: 木偶戏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0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分为提线木偶和掌中布袋戏两种。清末,湖头坝头桥和县城许乌的傀儡班是安溪最早的提线木偶;凤城镇小东街张简和蓬莱镇美滨村尾山林套的布袋戏班是安溪最早的布袋戏。民国后,布袋戏班先后建立,几乎遍及全县。1952年,整顿农村民间戏班,成立新民剧社。1956年7月,更名为安溪县新民布袋戏剧团。安溪木偶戏主要分布在10个乡(镇)38个村落。蓬莱、官桥、虎邱被称为“三大戏窟”。民间木偶戏班多数技艺属师承,各有所长,技艺扎实。县文化部门利用节日组织会演调演,进行比赛、交流,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木偶戏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