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镇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地理名称: 龙湖镇
唯一号: 130333020230000579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473.pdf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晋江市

参考方位

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东邻深沪湾,南靠深沪镇和金井镇,西连英林镇,北与石狮市交界,西北与永和镇相依。

介绍

龙湖镇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东邻深沪湾,南靠深沪镇和金井镇,西连英林镇,北与石狮市交界,西北与永和镇相依,总面积63.9平方千米,距深沪、围头万吨级码头各6千米,距泉州晋江机场20千米,是晋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龙湖镇宋时属安仁乡弦歌里,元至清代属十七八都,民国31年(1942)属衙口镇,民国33年(1944)改属霞坡乡;1956年,归入西梧区,1958年,合并设龙湖公社,1984年,由公社改为乡建制,1991年改为镇建制。 1988年,龙湖乡总人口7.53万人,至2007年,全镇总人口8.66万人,总户数27982户。龙湖镇姓氏以施姓、许姓、洪姓、吴姓为主,约占总人口的80%。除福林粘厝埔、衙口粘厝粘氏为满族、后溪郭氏为回族外,其余均为汉族。龙湖是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台同胞12.5万人,侨属64000人,占总人口数的4/5,素有“侨乡中的侨乡”之称。 龙湖镇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海岸线长8千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90毫米。龙湖属沿海丘陵地带,地势总体呈东南低、西北高的特点,东南沿海地势较为平坦。龙湖镇东临深沪湾,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境内衙口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衙口景区由衙口海滩(施琅塑像)、施琅纪念馆、施氏大宗祠、竝玉山庄、衙口古建筑、群定光庵、赤虾墓等众多景点组成,特别是衙口海滩宽广平坦、细白松软,拥抱着万顷碧波,海天一色,非常壮观,是最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2006年5月,施氏大宗祠、靖海侯府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衙口村以总分第一名被评选为“泉州十佳魅力乡村”之一;2007年6月,衙口景区获评“泉州十佳中秋赏月点”。 龙湖镇主要溪流有阳溪和钞井溪,阳溪发源于永和镇灵秀山,干流流经永和、草塘、龙湖、陈林、福林、钞厝、新厝、中山街,最后于衙口汇入深沪湾。上游的小(二)型水库主要有湖内、山兜、陈林、洪溪、吴厝等,总库容为235.9万立方米,总集雨面积为4.47平方千米。钞井溪发源于永和镇马坪埔,流经永和吕厝、龙湖瑶厝、烧灰、龙埔、溪前、溪后、后坑、杭边,汇入虺湖,总长2888米。 龙湖地表水资源丰富,境内有龙湖、前港湖、虺湖3个较大型的天然湖泊,其中龙湖为福建省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186.67公顷,是晋南4镇主要供水来源,承担着晋南4镇的供水任务,又是今后将要推进建设的向金门供水工程的主要引水渠道。人工建设较多水库和山围塘,主要用于农用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用水。龙湖境内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主要分布西南部山脉和北部山脉,探明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龙湖特产丰富,衙口村生产的农特产品衙口花生、衙口芋圆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龙湖生长的龙湖鳖、龙湖鲈鱼、龙湖鳗鱼堪称“龙湖三宝”,以其独特美味和药饵价值闻名遐迩。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