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乡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地理名称: 向阳乡
唯一号: 130333020230000553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421.pdf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南安市

参考方位

位于南安市东北端,东北面与仙游县交界,北面和永春县毗邻,东南面与乐峰镇接壤,南面与罗东镇相通,西南面和九都镇相连。

介绍

位于南安市东北端,东北面与仙游县交界,北面和永春县毗邻,东南面与乐峰镇接壤,南面与罗东镇相通,西南面和九都镇相连。全乡总面积68.45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地向阳村玉楼,下辖向阳、卓厝、旗星、郭田、杏田、马迹、坑头7个行政村和海山、坂美两个乡办果林场。2008年总人口14209人、总户数3292户。 向阳属内陆山区,山脉自东北向西南逶迤蜿蜒,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峰17座,其中闽南名胜五台山海拔1080千米,为南安第三高山峰。 向阳乡属低纬度亚热带气候,地势较高,气温偏低,春夏多雾,空气潮湿,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760毫米,无霜期320天。 向阳宋代属德教乡趋庭里。元、明、清属八都。民国17年(1928年)置八都乡,至民国35年(1946年)期间先后属第三区、第二区。民国35年属县辖九都镇。解放初期,仍属九都镇,为第七区所辖。1951—1956年区、乡镇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58年2月撤区并乡,设八都乡。1958年10月为火箭(梅山)人民公社所辖。1959年6月—1961年8月属九都公社。1961年8月—1965年5月属九都区的八都公社。1965年5月属九都公社。1970年9月,从九都公社划出旗星、郭田、卓厝、林坑、坑头、马迹、杏田等7个生产大队和巷仔、尾楼、坂美、新厝等自然村设立向阳公社。1984年9月,实行政社分开,设立向阳乡。2001年,林坑村划归九都镇管辖。 2008年,向阳乡农业总产值5724.55万元,企业实交税金46万元,财政总收入4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 向阳乡有耕地6637亩,有效灌溉面积5970亩。200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17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887亩(早稻800亩,中稻2330亩,甘薯1520亩),粮食总产量1750吨,亩产298公斤;蔬菜面积1830亩,单产1020公斤;茶叶面积2980亩,其中采摘面积2230亩,总产量73吨(其中绿茶5吨);园林水果年末实有面积9500亩,其中采摘面积7659亩,总产量1395吨。 2008年,向阳乡生猪出栏头数16820头,年末存栏10880头,能繁母猪1388头,当年生仔猪8885头,猪肉产量1325吨。牛当年出栏头数430头,期末存栏670头,能繁母牛320头,当年生牛仔206头,牛肉产量42吨。羊当年出栏数451头,年末存栏530头,能繁母羊220头,当年生羊崽174头。 向阳乡有工业企业17个,从业人员862人。乡村办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2185千瓦,年发电量710万度。 向阳乡的五台乐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南安、永春、仙游交界处,系戴云山南伸余脉。景区有泉郡昭惠祖庙、五台山石刻、观日台、朱相公墓塔、古官石道、八德水、凤聚塔、高山花卉基地等自然人文景观,是南安市主要大旅游景区之一。 向阳乡盛产石雕用辉绿岩,其开发规模在闽东南沿海地区同类矿产中独占鳌头。 向阳乡生产的“都山”牌姬松茸干制品,于2003年12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泉州市当时食用菌类唯一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 2008年,向阳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4所。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隶属
0.2462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