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云镇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地理名称: 翔云镇
唯一号: 130333020230000546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415.pdf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南安市

参考方位

位于南安西隅,东连英都镇,西界安溪县龙门镇,南接厦门市同安区,北邻安溪县凤城镇。

介绍

翔云镇位于南安西隅,东连英都镇,西界安溪县龙门镇,南接厦门市同安区,北邻安溪县凤城镇,面积69平方千米。2008年总人口2.6万多人。翔云镇下辖翔云、东山、金安、梅庄、黄田、头梅、翔山、云山、圳林、福庭、沙溪、椒岭12个行政村。 翔云宋代属归善乡经善里。元、明、清隶属于二十八都。民国17年(1928年)置象运乡,至民国35年(1946年)期间先后属第一区、县府直属区。民国35年5月设县辖翔云乡。解放初翔云乡属第二区。1951—1956年,区、乡镇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56年起隶属英都区(英都公社),1970年9月由英都公社划出翔云、梅庄、黄田、头梅、翔山、云山、福庭、沙溪、椒岭等生产大队成立翔云公社。1984年10月撤翔云公社成立翔云乡,1992年初改乡为镇。 翔云属内陆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峰连绵不断,平均海拔6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西南方的云顶山海拔1175米,为南安市最高峰。主要溪流有黄田溪、翔云溪、赤溪,水资源蕴藏丰富。 2008年,翔云镇工农业总产值8120万元,上缴税金119.5万元,财政总收入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8元。 翔云镇有耕地11979亩,其中水田8447亩、旱地2431亩、水浇地1101亩,有林地55061亩。翔云镇2008年推广水稻良种9850亩、优质米品种2000亩,种植春季超级稻和优质稻示范田1000亩,粮食产量连年稳步提高。同时,注重发展特色农业,翔云镇与福建省成功果蔬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全镇推广种植细刀豆、甜玉米300亩。还种植脆桃、青花梨、黄陈李等果树2500亩,开垦改造茶园800亩,生产香菇110万袋。至2008年,全镇形成了六大示范基地:以优质水果为主的千亩现代新优水果示范基地,以香菇为主的优质食用菌种植基地,以庭院养殖为主的养殖业基地,以铁观音为主的优质名茶生产基地,以甜玉米、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绿色农作物生产基地,以毛竹、笋竹为主的山地绿化工程。 岩葱、酸笋、茭白为翔云特产,其中以岩葱为特色的地方农产品标志已获验收。 2008年,翔云镇农业总产值5967.03万元。 翔云镇水资源蕴藏丰富。2008年,境内有水电站12座,总装机容量5380千瓦,年均发电量1390万千瓦时,占南安市小水电总发电量近1/10。 翔云镇建有十八湾工业小区,小区引进了多家针织、鞋服加工企业。200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045万元。 2008年,翔云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