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唯一号: 130331020230001760
机构名称: 泉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6/001
起始页: 0321.pdf
起始时间: 1935年

机构描述

民国24—28年(1935—1939年),福建省农村合作指导委员会在泉州设立农村信用合作指导员办事处,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至民国25年10月,晋江县有农村信用合作社35个,洛江今域设立3个。民国27年,晋江县政府成立合作指导委员会,境内督导合作业务归其督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信用合作社解散。 1954年2月起,发展初级农村信用合作组织。1955年3月,农村信用社实施整改,乡设大社,村设分社,过渡到高级形式的信用社。年底,罗溪、马甲、河市设立信用社,下设分社。1958年,信用社成为公社信用部,信用分社成为生产大队信用分部。1962年初,公社信用部改为公社信用社,分部改为信用站。 1971年2月,洛江境内有农村信用社有4家。1979年以后,农村信用事业蓬勃发展。1984年10月,成立泉州市信用合作联社,提高协调能力。1992年末,洛江今域有2个信用社、2个信用分社。 1998年,以规范信用社,加强联社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内部管理和稳健经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联社在市人民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根据中央关于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社员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的原则,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入股。 至2007年底,洛江辖区各项存款54030.12万元,各项贷款28224.1万元。辖区内机构总数9个,其中信用社5个,信用分社4个。营业网点分布在万安街道、双阳街道、河市镇、马甲镇、罗溪镇和虹山乡。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