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四〇二台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唯一号: 130331020230001689
机构名称: 晋江四〇二台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203.pdf
前置机构: 福建省广播事业局二〇九台
起始时间: 1978年4月

机构描述

晋江四〇二台原名福建省广播事业局二〇九台,1978年4月,二〇九台划归中共晋江县委领导,更名为福建省晋江四〇二台。正科级,人员编制19人。 晋江四〇二台自1975年6月开始播出后,为做好安全播出工作,针对值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将值机员分为值班组和技术组,加强技术保障,确保安全播出。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技术维护总方针,组织人员岗位学习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技术维护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机器设备长期正常运行。 晋江四〇二台收讯台负责接收短波无线广播节目信号,将广播节目信号通过3000多米的地下电缆传送到发射台,发射台将广播节目发射出去。1996—1997年,针对短波节目信号差,易受干扰,且广播节目信号电缆传送损耗大,开始改变广播节目信号接收方式,在发射台直接接收调频广播信号做广播节目信号源。随着卫星广播通信技术的发展,1997年底,晋江四〇二台安装卫星地面站,接收卫星广播信号,用音质好、可靠性高的卫星广播节目信号代替空中无线信号,提高广播节目信号质量。 1998年5月,晋江四〇二台将收讯台人员合并到发射台,实行收讯和发射合一。同月,晋江市广播电视事业局机构改革,四〇二台定为副科级,人员编制16人。 200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中波台隶属关系的要求和福建省委宣传部、编办、省人事局、财政厅、广电局关于调整中波台隶属关系的实施意见中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将地方管理的中波台成建制划转省级广电部门管理”的要求,省、地开始进行划转工作。2001年10月,经省编办核实,晋江四〇二台正式划归省广播电视局管理。 2002年1月,省广播电视局组建“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晋江四〇二台由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管理。11月,省广播电视局确定晋江四〇二台为正科级。并加强管理,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安全播出预案。 2003年8月15日至12月31日,晋江四〇二台进行“西新工程”机房改造,对主设备发射机进行固态化改造,用高效率、高质量、高稳定性的脉宽调制中波发射机和数字式调幅发射机取代使用28年老化的电子管中波广播发射机并加大功率。同时对发射机房进行装修,对天馈系统、信号源系统、供电系统进行改造,对设备进行更新。2004年1月1日,改造更新后的发射机开始正式试播。“西新工程”机房改造工程于2004年8月通过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验收。 2004年起,晋江四〇二台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主要技术指标定额,围绕安全优质播出,为提高技术维护管理水平,确保“满时间、满功率、满调幅度”播出,全面推行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技术管理制度,制定技术维护达标的项目和任务,并逐步充实与量化,促进日常技术维护工作的开展。 2007年,晋江四〇二台为有效促进技术维护达标管理制度的落实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开展“优质零秒安全播出”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全面落实各项制度,大大提高全体员工综合素质,台内停播率明显优于指标,设备入级率100%,建设安装柴油发电机,解决因外电停播问题,安全优质播出工作上新台阶。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