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9440
人物姓名: 陈庆镛
人物异名: 字:乾翔;号:颂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991.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795
卒年: 1858
籍贯: 泉州西门外晋江县三十九都福安铺塔后乡(今北峰塔后村)

传略

陈庆镛,字乾翔,号颂南,泉州西门外晋江县三十九都福安铺塔后乡(今北峰塔后村)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月生。清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登进士第,初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再迁监察御史。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初四,陈庆镛与黄爵滋等42名南方籍在京官吏在北京陶然亭举行修禊(消灾祈福祭祀),针对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扩大鸦片贸易毒害中华民族的严酷现实,提出禁烟抗英主张。随后,针对清政府政治昏暗、军备废弛的情况,先后条疏陈奏,提出一系列改革政治和军事主张,均不被朝廷采纳。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二年,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在吴淞战役壮烈牺牲,陈庆镛题诗悼颂。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四月,陈庆镛将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上《申明刑赏疏》,文章义正辞严,要求惩治在与英军谈判中卑躬屈膝,签订丧权辱国《南京条约》的皇亲大臣琦善等人。道光帝慑于舆论,不得已革除琦善等人之职。于是谏草流传,直声满天下。但陈庆镛弹劾权贵,于世难容,不久受到排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陈庆镛改任给事中,寻贬为光禄寺署正。道光二十六年,解印南归,从事著述。道光三十年,陈庆镛补江西监察御史,再调陕西。陈庆镛持身廉正,先后为修治黄河河南段上《河防筹画疏》,为反对卖官鬻爵上《请停捐军功举人疏》。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初兴,福建泉州、漳州、兴化(今莆田市)、永春等府县农民纷纷起义响应,陈庆镛以在职御史奉诏回泉州建团练总局,筹划镇压。咸丰五年,擒杀起义军女首领邱二娘;咸丰七年,夹攻林俊起义军,瓦解部众。 咸丰八年(1858年),陈庆镛以道员候补在泉州团练公所去世,享年64岁,赠光禄寺卿,赐祭葬,进祀乡贤祠,墓在泉州西门外塔后村。光绪年间,御史江春霖在泉州清源山摩崖上题刻“抗直敢言”4个大字纪念他。 陈庆镛精研汉学,对钟鼎考释、词章碑志均有精深造诣,著有《籀经堂集》《三家诗考》《说文辞》《古籀考》《齐侯啓铭通释》等书。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庶吉士
职位
户部主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