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0061
人物姓名: 张雄南
人物异名: 又名:英西;乳名:耀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837.pdf
时代:
出生年: 1897
卒年: 1939
籍贯: 德化县

传略

张雄南,又名英西,乳名耀,德化县西山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性情慓悍,因其目如金鱼眼,人称“露目耀”。 民国9年(1920年)起,张雄南先后投靠地方团练张得起、李来及其母舅黄其明、黄其澜兄弟。民国18年,其明兄弟相继身亡。张雄南承其衣钵,自称团长。 民国21年,省防军陈国辉旅彭棠团袭击张雄南,在南埕深海格阵地相持月余。是年12月底,陈国辉被十九路军诱捕处决。陈部彭棠、陈育才两团部队败逃经水口、南埕等地,被张雄南拦截缴械3000余杆。从此,张雄南羽毛渐丰,又将触角伸进南区民军徐飞龙老巢奎斗,一举烧毁民房24座,杀害抓走平民百余人,抢走财物无数。 民国22年,张雄南杀害十九路军教官。十九路军派兵报复,张雄南逃离西山,待十九路军撤兵后,才返回。 民国23年,蒋介石重兵围剿十九路军。1月10日,省府任命张雄南为“永德讨逆军”司令。 1月19日,张雄南率部进驻永春。2月,福建省政府任命张雄南为保安第五团团长。2月底至3月初,陈育才、彭棠由安溪、南安夹攻雄南,张雄南演退回德。张雄南占山为王,桀骜不驯,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蓄谋翦除,先将该部改编为保安第十一团,调驻永泰县,又断绝军饷和武器弹药的供应。张雄南察觉陈仪用心,暗中防范,由张克武代理团长,自己跑到香港、九龙,但仍密切关注内地局势,遥控旧部行动。 民国26年1月,全闽保安团整编为3个旅。第二旅旅长黄苏举荐张克武为副旅长。张雄南由港来电,表示悔过,经张克武转请黄苏通融,陈仪同意赦免张雄南。 民国27年4月19日,张雄南由香港抵永春。陈仪饬张雄南自筹枪支收编仙游、德化、大田、华安、漳平、永泰、永春等县土著武装势力。部队扩编为福建保安第四旅。张雄南、涂友情分任正副旅长,张克武、吕振山等任团长。管辖永春、德化、大田、长乐、莆田、南安、惠安、仙游八县。黄苏特从闽西赶来迎接,途中遭土匪狙击毙命。 张雄南就职后,着手扩军。责成各县民团办事处催送枪支。一等县三百支、二等县二百支、三等县一百支。特指定永春、莆田、惠安、仙游为一等县,德化、永泰为二等县,大田为三等县。为铲平境内异己,民国28年春,击败林青龙,占领尊美。林青龙派人携款星夜驰赴省垣,向省保安处长黄珍吾、第三旅长梁为焯贿赂,寻求庇护,黄珍吾、梁为焯受贿,逼迫张雄南撤兵。 民国28年5月4日,保安处长黄珍吾到德化,召见张雄南,张雄南托病回避,陈仪以张雄南跋扈不驯,为调虎离山,免去张雄南本兼各职,调省任参议,遗缺由涂友情递补。张雄南拒不交出兵权。陈仪悬赏万元通缉张雄南。6月,张雄南叛,在仙游、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大派乌单,征集粮饷。9月,陈仪在永安主持召开剿匪会议,决定在德化成立讨伐张逆指挥部,以黄珍吾为司令、新编20师师长钱东亮为副司令、柯远芬为参谋长,调遣十余团兵力计一万四千余人,自尤溪、永泰、永春等县进军包抄合围,并联络林青龙、陈国辉旧部等地方势力,后又派保安第一旅旅长梁为焯兼前敌指挥官。梁为焯下车伊始,即把有通张雄南嫌疑的绅士二百余人拘禁指挥部内,然后发兵大举进攻。张雄南主力张克武团死守天险土云岐主峰,梁为焯指挥部队团团围攻达两个月之久,屡攻不克,死伤枕藉。 10月,陈仪因梁为焯剿匪无果,召回,撤销讨张逆指挥部,另组闽中剿匪指挥部,任命保安处长黄珍吾为指挥官。12月,黄珍吾集结重兵围攻土云岐,占领主峰,张雄南率残部退入石牛山,托人下海向日军求援,但鞭长莫及。 省方组织数千民众日夜搜山烧山;还利用张雄南部下眷属做策反瓦解工作,仅3夭,张雄南3个直属营即自动停火。张雄南众叛亲离,四面楚歌,最后只带一妾及几个亲随,流窜于石牛凤顶山间,昼伏夜行,狼狈不堪。民国28年12月19日,张雄南失足跌毙山涧。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专题

团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