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苏鸿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唯一号:
130330020220005542
人物姓名:
苏鸿树
人物异名:
又名:苏省;字:剑塘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1038.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2年
卒年:
1969年10月
籍贯:
惠安
传略
苏鸿树(1902~1969年),又名苏省,字剑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惠安,少年时即随父东渡台湾。 民国15年(1926年)鸿树由台湾医学院毕业,先后在台北基隆、台南等地行医。鸿树刻苦钻研医术,擅长西医外科,对患者认真诊断,细心治疗,深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和称赞。 民国17年春,鸿树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游历,寻求革命真理。返回台湾后,正值“济南惨案”发生,鸿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十分愤慨,积极参与组织“华侨青年会”,负责宣传工作,到处宣传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是华夏炎黄子孙,发动台湾同胞团结抗日,触怒台湾日本殖民当局,被拘7天,全家被驱逐出台湾本岛,遣送至厦门。 鸿树在厦门市区思明北路创办惠民医院(未设病床),继续行医。不久,中共厦门地下组织派人与他联系。在党的教育帮助下,鸿树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秘密参加革命斗争活动,把惠民医院开辟成地下党的联络站、交通站、地下诊所。他亲自为红军指战员和地下工作者疗伤治病;为中共福建省委、厦门中心市委保管、传递文件、信函和传单;接待和掩护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后来,国民党当局有所觉察,因涉嫌,2次被捕。在狱中,任凭敌人威胁利诱,严刑酷打,鸿树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没有泄露半点党的机密。最初一次因查无实据,准予保释。民国23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军委书记王海萍、军委秘书陶铸组织劫狱,把鸿树营救出狱。 由于身份暴露,出狱后鸿树举家迁居石狮。到石狮后,在民生路开办“华侨医院”,继续与中共地下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开展革命活动。中共地下组织仍将鸿树开办的医院作为联络站、交通站和秘密诊所。 民国24年,安南永(安溪、南安、永春)苏区的闽南红二支队遭受挫折,鸿树不计个人安危,想尽办法掩护支部的干部、战士;翌年,又资助红二支队50块银元,帮助游击队度过难关。晋南工委书记李刚、泉州中心县委领导人许运伙、许集美、郑家玄,以及在沿海一带开展地下斗争的朱汉膺、卢明堂、卢彬朗、何邦基、王经贤等人经常在华侨医院接头、会晤、掩蔽、治病和养伤。 民国36年春,泉州游击队队员张水镜、闽中游击队中队长俞洪庆,以及在塔头反“围剿”战斗中负伤的何邦基等都在华侨医院治疗,得到精心护理和照顾,一切生活费用和医疗药品都由鸿树独力承担。闽中游击队祝增华、李淑英在晋江沿海开展工作,经常寄宿医院。李淑英生孩子,产后调养,都受到鸿树夫妇的全力支持和帮助。 石狮解放前夕,鸿树得知人民解放军即将到来,欣喜若狂,事先绘制毛泽东和朱德像,购买大量衣物、鞋子和生活必需品。当闽中游击队进驻石狮时,鸿树领队带着慰劳品,高举毛泽东和朱德画像,前往慰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鸿树从不向人炫耀功劳,不慕名利,依旧默默地从事平凡的本职工作,行医济世。1951年,被推选为晋江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先后在泉州市民门诊部、泉州钢铁厂、泉州师范学校、泉州市人民医院任医师。60年代初,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路过泉州,接见鸿树,询问有什么要求,鸿树回答说:“仍愿做医生。”过后,陶铸接他到广州小住一阵。“文化大革命”初期,又寄毛泽东像章赠送鸿树。 “文化大革命”中,因鸿树实事求是为地下党领导人出具证明材料,不肯说谎陷害好人,遭到残酷的迫害,肝病复发,于1969年10月在泉州逝世,时年66岁。 鸿树一生行医,从未离开医疗单位。除精通医术外,还以“象棋圣手”蜚声泉南。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委员
职位
医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