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依法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73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依法治理
分类号: D926.15
页数: 3
页码: 1182-11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一五”、“二五”和“三五”普法宣传期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晋江市成立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目标,开展治理试点等措施,使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和在校学生受教育面达到100%。同时,晋江市还建立健全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办公室工作制度、依法治市工作信息反馈和检查督促制度,确保工作的落实。每年召开2次以上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依法治理办公室会议,研究工作意见,抓好落实。各镇各街道、各部门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
关键词: 晋江市 司法行政 普法宣传

内容

一、建立领导机构
  1993年,晋江市成立依法治市领导小组。
  1998年,晋江市调整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朱明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为市委副书记陈章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永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学长,市政府副市长陈道炳,市政协副主席许国劲。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市长陈道炳兼任,市司法局局长李金彩为常务副主任。2001年,为进一步加强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增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聪枝为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副组长,并把普法和依法治理两套领导机制合并,由市委书记亲自抓,其他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办公室工作制度、依法治市工作信息反馈和检查督促制度。每年召开2次以上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依法治理办公室会议,研究工作意见,抓好落实。各镇各街道、各部门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
  2002—2004年,鉴于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晋江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依法治市领导小组。2003年12月31日,晋江市召开全市依法治市近期目标总结暨中期目标启动大会,总结市依法治市近期目标工作情况及部署中期目标任务。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总结部署普法依法治市工作。部署年初制定依法治市工作意见,并把具体工作重点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到具体经办人员。每年召开依法治市办公室会议,研究重点工作,听取各单位关于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确保工作的落实。同时,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为全面掌握了解各地各单位依法治理工作动态,定期组织人员到各单位检查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通报,限期整改,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
  2007年,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再次进行调整充实,由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为组长,副组长分别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新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调研员林进德,市政府副市长许宏程4位担任,主要成员由24个市直各单位的正职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新民兼任主任,市司法局局长林峰担任常务副主任。与“第一个五年”依法治理时期相同,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牵头成员单位召开依法治理办公室会议,研究工作意见,收集整理内业资料,编印《依法治市简报》等日常工作。
  二、制定规划目标
  1993年,晋江市制订第一个依法治市五年规划。1995年,一个以基层为基础,纵横结合的全市依法治理网络初步形成。
  1998年12月8日,市委制定下发《关于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0年依法治市工作的奋斗目标,分近期、中期、远期逐步推进。
  1999年4月9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治市的决议》。4月14日,市政府印发《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行政的实施规划》。市法院和市检察院也根据市委实施意见,相应制定下发贯彻意见,各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各单位也都制定贯彻意见和年度计划,形成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一府两院”有实施方案的工作格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每年制定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计划,将每年的重点工作具体分解到各个单位,再由各单位层层抓好落实,形成党委领导、“一府两院”实施,人大监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上下衔接,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依法治市工作格局。
  三、开展治理试点
  2002年12月,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设56个办事窗口,首批进驻15个部门、183项行政审批项目。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依法开展各项治理,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规范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大力开展“严打”斗争。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坚持“严打”方针,认真开展打击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有力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提高;依法整顿规范经济秩序。各有关单位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财政局集中开展整顿规税金融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开展落实收支两条线和会计法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公安、药品监督、工商行政、食品卫生监督、技术监督、物价等执法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精心组织、快速部署,依法开展各项市场的监督、调控、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销售不卫生食品、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开展对外来流动人员的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晋江市企业数量多,使用外来人员达50多万人的情况,一方面组织对企业经管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引导企业依法建章立制,依法管理。另一方面在坚持“欢迎、引导、服务、保护和管理”的政策基础上,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围绕中心任务,依法开展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民工权益保护、劳动力市场、职业危害等专项检查活动,促进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交通管理部门清理公路“三乱”、环保局开展鞋业三苯污染治理、卫生局清理药品市场、校园周边整治、全市“三合一”厂房整治等专项整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依法治理的成效,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和参与依法治市活动的积极性。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1999年,晋江市依法治市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制订《晋江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晋江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等一系列办事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各单位、各部门严格按照《中共晋江市委关于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列为首要任务来抓,尤其加强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队伍的清理工作,实行行政执法资格制度,加大司法改革力度,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公示制等,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2000年,晋江市大部分执法单位建立执法主体资格认证制度、行政(司法)程序规范制度、行政(司法)行为公示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办案主体责任制度、错案追究制度和违法违纪行政(司法)行为监督制度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制度体系。突出开展依法治村活动,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多数村居普遍建立村民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相关的配套制度,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001年,晋江市各行政执法部门以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为重点,按照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当年全市共废止文件304件,健全并晚上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几项基本制度。
  2003年,按照依法治市的总体要求,把推行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作为依法治理的工作重点进行整体推进,完善依法治市工作网络。结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评议考核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实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检查经常化、监督机制完善化,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有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和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建立目标责任挂钩制度,督促各镇按照检查标准补缺补漏,抓紧落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还于8月26—28日,对全市各镇和市直有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采取听汇报、查看资料、抽查、座谈等方式运作,共检查15个镇和市法院、检察院、计生局、卫生局、技术监督局、环保局、地税局、农业局等13个司法和行政执法单位。晋江市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4个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县(市、区)之一。
  2005年,晋江市各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制度,逐步形成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行业依法治理方面,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依法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三合一”整治活动的专项检查,督促劳动用工规范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动等,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依法治理的成效,在基层依法治理方面,把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作为突破口,年内率先完成40%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任务。安海镇东鲤、东石镇白沙、磁灶镇岭畔、内坑镇砌坑、池店镇池店等12个村(居)被泉州市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称号。
  2006年,晋江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目标,整体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围绕建设“平安晋江”的目标,抓住司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进一步树立司法为民思想,全面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全市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村占总数60%。健全和完善这些村的民主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和完善以社区法律服务体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综合治理、社区教育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推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2007年,晋江市认真做好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推进依法治市。市镇两级党委坚持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律审查把关,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等制度,开通市长专线、市长信箱,认真倾听民声,解民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各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执法公示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等内容的行政执法体系,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开通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开展联动试点。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明
相关人物
陈章进
相关人物
陈永恩
相关人物
陈道炳
相关人物
许国劲
相关人物
李金彩
相关人物
丁聪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