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资源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6826
颗粒名称: 一、土地资源特征
分类号: F061.6
页数: 2
页码: 100-101
摘要: 晋江市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包括侵蚀剥蚀丘陵、台地、平原等。已发现矿产有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玻璃用砂、铸型砂、高岭土等12种。晋江市通过向山要地和与海争田等措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其重要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源特征 晋江市

内容

晋江县于1988年析出石狮、蚶江、祥芝、永宁共4个乡镇建立石狮市后,其总面积649平方千米。各类已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具有三个特征:
  侵蚀剥蚀——断块丘陵,自闽中大山带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为紫帽山,再由紫帽山向北东走向而延伸至灵源、石刀、高州山(华表),其间在海拔300米以上为高丘。海拔在300米以下为低丘。这些土地资源原生为裸土土地、裸岩石砾土地、林地、果地。原生的土地资源经济价值不高,改革开放时开发变为工业、商贸及旅游用地、发挥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大觉山、红麒麟山、狮山等,这些原生资源多为火成岩、花岗岩石组成,基岩裸露,坡面沟壑短浅,但滨海丘陵冲沟发育是晋江花岗岩和钾长石的储藏区。这些土地资源在开发,发挥其经济效益。
  侵蚀剥蚀的土地资源——台地,镶嵌于市境丘陵间和滨海地区,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主要由花岗石组成,台面较为宽整,地表发育深厚的风化壳,发育砖红色或淡红色亚粘土、亚沙土。这些台地资源分布在围澳的金井和东石一带,深沪湾的土地寮等地,但这些台地资源蕴藏着型砂和锆英砂等矿产资源。海拔在30米以下的二级台地有英林、龙湖、罗山、内坑等。这些土地资源既是耕种农作物的粮食生产基地又是花岗石等矿产地,还是人居住房和工商贸易的用地资源。海拔30米以下的土地资源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7%左右。
  海拔在10米以下,地势平坦宽广、土地深厚、河汊密布的平原。晋东平原是晋江下游的组成部分,位于市域东北部,面积约5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池店、陈埭、西滨等镇。这些平原的土地资源是水稻播种的耕作区和鞋业的生产基地。因为土地空间的固定性,具有特定性质的土地资源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区域,除不可抗力外,其位置不能移动。正由于这个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为寻求解决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贫乏的出路,一方面向山要地,另一方面与海争田。因晋江市海岸线长达122千米,海岸曲折,多港湾,多岛礁,岛礁多面紧靠大陆,滩涂面积大,浅海水域广泛。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出资鼓励下,陈埭、西滨等镇踊跃围滩造田,向海要资源。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