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蔬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5876
颗粒名称: 三、蔬菜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
页码: 3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泉州城郊菜农在蔬菜市场出售自家的蔬菜,价格随行就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蔬菜机构向生产者收购蔬菜再向城市居民供应。改革开放后,泉州市城郊菜地面积扩大,菜农可根据需要自行安排种植,购销减少中间环节。2007年全区蔬菜总产值2854万元。
关键词: 丰泽区 副食品 蔬菜

内容

民国时,泉州城郊菜农凌晨挑运蔬菜进到城里的洲顶、三堡渡头、浮桥竹脚等蔬菜市场出售,也有郊区菜农肩挑进城走街串巷叫卖,价格随行就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蔬菜机构向郊区生产者收购蔬菜再向城市居民供应。1959年7月,中共泉州市(县级)委提出“近郊以菜为纲,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在泉州市郊种植蔬菜464.67公顷,1960年又扩大至666.67公顷。对郊区社队的蔬菜收购实行粮、肥奖售,统购包销。1962年下半年,调整种植面积,改为计划收购,允许议价销售。此后,蔬菜种植面积减少,1969年仅有186.67公顷,1971年减到91.27公顷,年购、销量仅1.3万吨左右。1975—1976年,实行统一收购,现场分配,种植面积增至186.67公顷,购销量增至1.4万多吨。改革开放后,泉州市城郊菜地面积不断扩大,1982—1984年,菜地面积增至266.67公顷,菜农可根据需要在保证面积的原则下自行安排种植。购销减少中间环节,境内菜农可以自行批发或摆摊设点零售,产销见面、议价交易。1997年,全区蔬菜产值1396万元,其中,北峰街道742万元,占53.15%。2007年,全区蔬菜总产值2854万元,其中清源街道1167万元,北峰街道1350万元,分别占40.89%和47.3%。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