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南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78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南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会)
分类号: D665.9
页数: 4
页码: 204-208
摘要: 本章记述了南安市工商业联合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组织机构、市工商联(总商会)代表大会、主要活动。
关键词: 南安市 社会团体 工商业联合会

内容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市(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总商会)
  1984年12月,南安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县工商联)恢复组织活动。1986年,县工商联编制3名。1988年,县工商联加挂“南安县商会”牌子,编制增至5名。
  1997年机构改革,市工商联(商会)内设办公室、经济科,人员编制不变。2001年9月,南安市工商联加挂“南安市总商会”牌子,与南安市工商联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07年6月,设立南安市总商会对外联谊中心,为股级事业单位,编制2名。至2008年,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人员编制7名,共有会员企业7000多个。
  二、市级同业公会(协会、商会)
  1996年8月,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石材同业公会)成立,会员企业275个。1998年10月,南安
  市消防器材同业公会成立。2003年1月,南安市伞业同业公会成立。2006年5月,南安市鞋业商会成立。至2008年,全市有4个市级同业公会(协会、商会)。
  三、镇(街道)商会
  1988—1989年,县工商联先后设立洪濑、官桥、诗山、水头办事处。1993年,撤销办事处,成立洪濑、水头、诗山、石并、官桥等5个镇商会。1994年,丰州、溪美、美林等3个镇商会成立。1995年1月,仑苍镇商会成立。1999年9月,省新镇商会成立。2000年2月,英都镇商会成立。2001年1月,柳城街道商会成立。2002年2月,霞美镇商会成立。2003年,梅山、金淘等2个镇商会成立。2005年9月,康美镇商会成立。2006年2月,洪梅镇商会成立。2008年2月,罗东镇商会成立。至2008年,全市共有18个镇(街道)商会。
  四、异地商会
  2001年10月,南安市总商会湖南省中方县分会成立。2002年,北京市南安商会、上海市南安商会、三明市南安商会、长春市南安商会、西安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3年,福州市南安商会、南京市南安商会、哈尔滨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4年,昆明市南安商会、大连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5年,秦皇岛市南安商会、重庆市南安商会,永安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7年,成都市南安商会、常州市南安石材商会、太原市南安商会、广东省南安商会、贵阳市南安商会、遵义市南安商会、明溪县南安商会、苏州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2008年,天津市南安商会、郑州市南安商会先后成立。
  至2008年,全市共有24个异地商会。
  第二节 市工商联(总商会)代表大会
  南安县工商联(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6年5月,县工商联(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22名,执委(理事)35人名,正副主委2名,张贻炎当选为主委。
  南安县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9年11月,县工商联(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25名,执委(理事)34名,正副主委(会长)7名,张贻炎连任主委(会长)。
  南安县工商联(商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9月,县工商联(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37名,执委(理事)61名,正副主委(会长)7名,郑清琪当选为主委(会长)。
  南安市工商联(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7年10月,市工商联(商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36名,执委(理事)55名,正副主委(会长)18名,叶维新当选为主委(会长)。
  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1年10月,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53名,执委(理事)66名,正副主委(会长)15名,叶维新连任主委(会长)。
  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6年9月,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委(常务理事)55名,执委(理事)58名,正副主席(会长)35名,叶维新连任主席(会长)。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经贸活动
  (一)组织参加展销会、洽谈会
  1989年9月,组织南安华兴公司、官桥侨盛粮行参加东北贸易考察团,两公司共签订购销合同70多万元。1990—1993年,先后组织100多家会员企业参加华东地区及深圳、天津、上海、台湾等地的贸易洽谈会、产品展销会。1995—1996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1999年,组织消防器材同业公会参加首届中国(水头)建材经贸洽谈会。2001年,协助洪濑商会举办洪濑(全国)轻工产品展销会。2003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乌鲁木齐泉州侨乡产品展销会。2005—2006年,发动企业参加“6.8”海峡两岸农产品展洽会、“6.18”福建省科技成果洽谈会、“7·26”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贸展销会、“9.8”中国(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2007年,组织杭州、宁波、南通、苏州等地140多名南安籍企业家参加长三角(苏州)招商活动;组织100多家石材企业参加“11·8”中国(水头)石材博览会。2008年,组织参加“9.8”中国(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
  (二)“回归创业工程”
  2000—2001年,市总商会赴西安、乌鲁木齐、成都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合肥、南京、上海、重庆、昆明、武汉等十几个城市考察联络,搜集700多位南安籍在外工商界知名人士资料,并建立资料库,同时动员他们回归创业。2005年,开展“回归创业年”活动,市总商会发动上海、长春、哈尔滨、重庆等地南安商会参与环球家博园、中国粮食城、滨海项目区等项目建设,当年,异地南安商会会员回乡投资达3.3亿元。2006年,市总商会协助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行南安在外工商人士返乡投资签约仪式,促成签订汽配、石材、港口建设等投资项目15个,签约总额7.15亿元;促成深圳的南安工商界人士签订项目81个,签约总额达52.889亿元;促成南安籍澳门工商界人士签订项目8个,签约总额达1.28亿元。2007年,与30多个闽籍、泉籍异地商会紧密联系,共同为南安籍异地商会会员回乡创业牵线搭桥,回乡投资签约总额达4亿多元。
  二、参政议政
  1989—1995年,发挥商会会员作用,组织开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意见。1995年,与市委统战部联合调研石材行业,撰写《南安市石材行业现状及成立石材协会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1998年,市商会会员中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47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省人大代表3名,泉州市人大代表11名,南安市人大代表31名。各级政协委员66名,其中省政协委员2名,泉州市政协委员6名,南安市政协委员58名。
  2000年,市商会会员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议案、建议47件。组织开展“南安供销大军促进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工作”“同业公会职能作用的发挥”等专题调研,其中《赴西部经贸考察报告》为异地商会的筹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001年,共提出提案、建议21件,撰写调查报告、情况反映共5篇;与市侨联联合编印《南安乡讯》,加强与在外南安籍工商界人士联系沟通。2002年,市商会会员共提出30多件提案、议案;与英都水暖阀门同业公会联合调查、撰写《英都镇水
  暖阀门产业现状及发展刍议》调研文章。2006年,推荐20多位异地商会负责人担任南安市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顾问;推荐70多位异地商会代表人士担任南安世青会理事会顾问、副主席、理事。
  2008年,79名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南安市人大代表54名,泉州市人大代表20名、省人大代表5名。112位会员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其中南安市政协委员93名,泉州市政协委员16名,省政协委员3名。103人次担任市直有关部门党风廉政监督员、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行风评议代表等。
  三、服务会员企业
  1991—1996年,先后成立南安县商会基金会,以及洪濑、丰州、官桥、石井、美林、水头、诗山、仑苍等基层商会互助基金会,共为500多个会员企业提供短暂资金调剂4000多万元。1999年4月开始清理整顿互助基金会,开展清偿关闭工作。
  1993年,联合南安职业学校为会员企业培训财会、公关、企业管理人才共300多人次。1994年8月,举办商会会员企业厂长(经理)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企业管理知识。1995年,联合工商管理专业学校举办5期财会培训班,为会员企业培训150名财会人员。1994—1999年,协助会员出国出境商务考察办理手续300多人次。1996年,组织会员企业考察云南省石材矿区,进行市场调查。1998—2001年,协助18家企业办理出口产品产地证明,为会员调解经济纠纷10多人次。1998年,组织6家企业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12天经贸考察。1999年,协助审查会员因私招商的出国申请手续50多人次。
  2000年,组织骨干企业代表到美国、韩国考察建材市场、毛纺织品市场;协助45个会员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150多家企业加盟互联网,实现网上交易。2002年,组织20多名工商界人士前往晋江恒安集团、南安市帮登鞋业公司学习考察;11月,组织会员到美国、欧洲商务考察。2004年,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基层商会骨干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授企业经营知识。是年,先后组织基层商会骨干到深圳、珠海、中山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进行商务考察。
  2005年,协助31个会员企业分别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组织近百家企业参加新加坡首届南安经济发展论坛。2006—2008年,在会员企业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职称评定工作,经初审上报评审初级职称20多名、中级职称14名、高级职称21名。2007年,先后组织90多名会员到深圳、香港、澳门联谊考察,组织南安市鞋业商会30多家会员企业到浙江参观考察。2008年,组织会员代表听取泉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专题讲座。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