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7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分类号: D412.8
页数: 3
页码: 210-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安市总工会的主要活动情况,其中包括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送温暖工程、劳动竞赛活动、技术创新活动、劳动模范表彰鼓励、女职工工作。
关键词: 南安市 社会团体 总工会

内容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89年,全县185个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90年开始,县总工会联合经委等部门在54家预算内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试点,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联合教育部门在各学校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至2008年,全市建立职(教)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235家,开展厂(院、校)务公开的企事业单位335家。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听取单位重大事项报告。
  (二)平等协商签订企业集体合同
  1997年起,指导与协助企业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年,供销、粮食等系统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村(居)工会与企业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至2008年,全市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共2489家,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企业共1098家。
  (三)劳动争议调解
  1998年,市总工会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936个,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300多人次,为职工追回工资欠款、工伤补助款133万元。2000年,参与劳动部门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为职工追回拖欠款243万元。工伤抚恤费163万元。2001年,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250次(件),参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64件,涉及3845名,帮助职工追回拖欠工资330万元,处理工伤抚恤费527.8万元。2006年,在蟠龙开发区、雪峰开发区、诗山新同发伞业等150家企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002—2008年,各级工会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共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11280人(件)次,调解劳资纠纷2610起,为职工及时追回工资欠款和工伤赔偿款共623万元、5575万元。
  二、职工送温暖工程
  1989年起,各级工会关心困难职工生活,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993年起,市总工会坚持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职工送温暖活动。1995年,全市各级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当年共筹集“送温暖工程”基金33.25万元。
  1998—2008年,每年8月份开展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的“金秋助学”活动。1998年,各级工会共筹集32万元资助215名贫困职工子女走进大学校园。1999年,共帮助193个特困职工家庭481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01年,组织走访慰问救济243名困难职工与离退休职工。2002年,发动各级劳模捐资,与32名特困职工子女结对帮扶。市教育工会筹集70多万元,设立特困教职工扶助基金。2003年,市领导、市直机关单位挂钩扶助特困职工60户。2004年,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开展来访接待、困难帮扶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
  2006—2008年,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全市77125人次参加职工医疗互助,其中948人次获得医疗补助金共135.4万元。2007—2008年,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向农民工送文化送技术”“促进农民工子女平等就学”“情系外来工,畅通返乡路”和“百万真情关怀外来务工人员”等活动。
  三、劳动竞赛活动
  1989—1991年,各级工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已任,广泛发动职工开展以“双增双节”(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及提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技术比武等群众性活动。1992年8—10月,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共开展岗位练兵78场,参与人数近2万名,涉及工种225项。
  1996—2008年,开展全市性职工技术比武大汇赛近60场,共有6.2万名能工巧匠参加。1996年7月,开展为期9天的全市岗位技术比武。1997年,举行全市26个项目的岗位技术比武大赛,经过6天角逐,评出10名选手为“市职工岗位技术能手”,107名选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2个单位获团体奖和组织奖。1999年,全市有1248个基层工会组织18816名职工开展“双增双节”劳动竞赛,12481名职工参加岗位技术练兵活动。全年累计增收节支2835万元。2000年,全市有1486家企业工会组织23925名职工开展“双增双节”劳动竞赛,全年累计增收节支2917万元。职工提合理化建议3967件,采纳率45%,实施率73%,创造经济效益1611万元。2001年,全市有253个企业,2643个班组、42413名职工参加“安康杯”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568条,被采纳2134条,实施1569条,创造经济效益2501万元。2002年,各基层工会共组织36508名职工参加178场岗位技术练兵比武,其中计算机与电力外线工技术比武大赛采用比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做法,在泉州市工会系统得到好评。2003年,组织644家企业3206个班组67809名职工参加第五节“安康杯”竞赛活动,15000名职工参加计算机普及应用竞赛。2004—2008年,全市职工参加劳动竞赛活动达50万人次,增创效益8.4亿元。
  四、技术创新活动
  1996—2007年,全市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工程活动中,开展技术创新项目577项。其中2003年开发重大项目3项、优秀项目15项,创造效益3792万元。2008年,推荐职工发明成果参加“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获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8项;组织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获金、银、铜奖各1项,76名职工获得南安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
  五、劳动模范表彰鼓励
  1994年,成立南安市劳动模范联谊会(2001年5月起改称为市劳动模范协会),联谊会常年开展节日走访慰问,组织健康体检及疗(休)养等服务管理工作。
  1998年,评选表彰首届南安市级劳动模范98名。此后每3年评选1次。1999年起,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退休劳动模范每月发放劳动模范荣誉津贴,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50元,省级劳动模范100元,泉州市劳动模范80元(其中农民劳动模范60元)。至2008年,全市荣获全国劳动模范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名,省劳动模范57名,省五一劳动奖章36名,泉州市劳动模范174名,南安市劳动模范342名。
  六、女职工工作
  1994年3月、1998年11月、2007年11月分别召开南安市总工会第二、三、四次女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南安市(县)总工会第二、三、四届女职工委员会。1996年,市总工会女职委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女职工先进集体”称号。1997—2005年,各级工会每年组织女职工参加妇科病普查普治。2007年起,开展女职工特病医疗互助活动,共有13名患病女职工获补助金4.34万元。各级工会女职委每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姐妹献爱心”“结对子帮扶”等活动,走访慰问特困女职工。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幼托园所儿童和企业职工子女。2006年,组织21家企业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1132份。2007年,举办女职工劳动保护与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发动8900名女职工参加防治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至2008年底,全市各级工会建立女职工组织1459个。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