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7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活动
分类号: D665.6
页数: 1
页码: 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1989年到2008年期间,致公党成员中有30名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在市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期间提出了202件提案、议案、意见和建议,其中有7件被列为重点提案或评为优秀提案。此外,还有10名致公党成员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效能监督员或行风评议代表,在民主评议和监督中参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效能建设、廉政勤政和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致公党成员还积极参与了接待海外华人华侨、台港澳同胞、涉及侨眷属利益的纠纷调解、农村义诊、捐资扶助贫困学生等公益活动,并为贫困山区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抗洪救灾以及其他社会事业捐资上千万元。
关键词: 南安市 国民党 致公党

内容

1989—2008年,致公党成员中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名。在市人大会议、政协会议期间,共提出提案、议案、意见和建议202件,其中《加快殡仪馆建设,全面推行殡葬改革的建议》《关于成立南安市慈善会的建议》《大力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的建议》《关于做大做强南安传统品牌“石亭绿茶”的建议》等7件提案,先后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或被评为优秀提案。10名致公党成员先后受聘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效能监督员或行风评议代表,参加聘任单位的民主监督活动,对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效能建设、廉政勤政和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及监督。
  20年间,参与接待海外华人华侨、台港澳同胞达上千人次;帮助调解多起涉及侨眷属利益的纠纷;组织医务人员到农村义诊8次,就诊人数达3570人次;发动党员捐资扶助贫困学生共40多名;党员为改善贫困山区教育基础设施、抗洪救灾以及其他社会事业捐资达上千万元。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