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保密 机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6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保密 机要
分类号: D267.2
页数: 2
页码: 148-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安市的保密管理单位,经过多次改制和更名,最终编制4人,主要负责保密管理、技术防范和涉密文件资料的清理和归档工作。同时,该机构还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保密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全市机关单位和涉密单位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
关键词: 南安市 中国共产党 保密

内容

一、机构
  1989年1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设立机要室;12月,县委办机要室改称县委机要局。1991年10月,县政府机要室升格改称为县保密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编制4人。1998年,市保密局划归市委办公室管理,并入市委机要局,市委机要局为副科级单位。
  二、保密管理
  1994年,全市要害部门、重点单位办公室,基本上都采用铁制公文橱、档案箱,有的单位还购置保险箱,以保存文件资料,提高保密安防能力。当年,在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微机室安装干扰器,在市领导的电话机上安装多功能电话电子锁,以防止微机辐射和电话通信泄密。1996年,市委、市政府分别制定保密规章制度,加强保密管理。配合上级保密部门对地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的电话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保密检查,防止从这些渠道泄密。2000年,开展各单位涉密文件资料的清退、归档、销毁工作,清理积压多年的文件资料。鉴于部分市直机关单位办公地点的调整,要求搬迁单位要安装铁门、铁窗等安防设施。当年,南安市机关单位都按照保密要求安装计算机杀毒软件和配备文件碎纸机。
  2002—2007年,开展涉密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工作,禁止国家秘密信息上互联网。加强保密技术防范,专门为主要党政领导安装保密电话,在主要会议室安装信号干扰仪。先后3次联合公安、安全、电信等部门,对党政机关办公设备,尤其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情况进行检查。2003年,组织乡(镇、街道)保密工作抽查。2008年,开展涉密载体统一清理工作,对党政机关和各级涉密单位个人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集中清理。对全市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备案工作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要求涉密计算机必须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内部办公用政务网的计算机不得与互联网相连接,提高保密技术防范能力。
  三、保密宣传教育
  1991—2008年,持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私密法》列入普法规划,运用广播、电视、墙报、宣传材料等方式和举办知识竞赛、业务培训等活动,开展保密法制宣传。1995年,开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私密法》实施6周年宣传活动;市委保密委主任发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私密法》实施6周年电视讲话,组织保密教育电视片在市有线电视台播放以及供单位组织播放观看。2001年起,联合市委党校把保密教育列入干部培训教育内容,开办保密教育课程,聘请有关专家授课。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