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用地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61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用地管理
分类号: F323.211
页数: 3
页码: 64-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安市土地管理制度沿革、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收储与管理以及土地市场情况。南安市率先建立和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并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和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2001年起,南安市实行招拍挂出让经营性土地,2007年开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交易。同时,本文还列举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情况。
关键词: 南安市 土资源 用地管理

内容

一、用地管理制度沿革
  1986年开始至1998年底,县(市)级人民政府有权征用3亩以下的耕地或10亩以下的其他土地。1999年以后,凡征收土地,须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1986—1995年,土地可以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1995—2007年,工业用地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2007年以后,工业用地全部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
  2002年开始,全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
  二、建设用地审批
  1999—2008年,南安市实行建设用地全程管理。南安市共上报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建设用地89个批次,总面积2367公顷,其中:单独选址8个,面积699公顷,已全部供地;批次81个,面积1668公顷。其中,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地报批有:
  1989—1999年,报批了漳泉肖铁路、泉厦高速公路南安段等国家大中型工程建设用地;;1996—1998年,报批省道305线丰州至梅山路段拓宽改造工程、国道324线南安段拓改工程、省道305线金淘至诗山路段拓宽改造工程、泉州山美水库扩蓄工程等省重点工程建设用地;2000—2008年,报批泉三高速(南安段)、福厦高铁(南安段)、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支线(南安—惠安)南安路段等3个重点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用地,总面积646.8042公顷;2004年,上报南安市污水处理厂用地面积10.7972公顷。
  1999—2008年,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划拨方式供地13宗面积88.4384公顷;以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工业用地705宗面积1511.45公顷;成功出让经营性土地27宗面积74.77公顷,出让金近14亿元。
  附:2000—2008年南安市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情况
  2000—2002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10个批次总用地面积77.82公顷。
  2003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11个批次总用地面积237.23公顷,其中:滨海工业基地163.41公顷,扶茂岭工业区29.45公顷。
  2004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4个批次总用地面积42.12公顷,其中城市批次2个面积10.57公顷,单独选址2个31.54公顷(其中,南安市污水处理厂10.80公顷)。
  2005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8个批次总用地面积116.76公顷,其中城市批次7个面积96.77公顷(包括滨江基地13.39公顷、福山工业区16.19公顷),单独选址1个面积19.99公顷。
  2006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29个批次总用地面积926.31公顷,其中城市批次28个面积554.6公顷(包括滨江基地63.49公顷、成功开发区36.81公顷、阀门基地21.66公顷、扶茂岭工业区92.16公顷、官桥粮食城40.03公顷,单独选址1个面积371.72公顷(泉三高速公路)。
  2007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15个批次总用地面积542.22公顷,其中城市批次14个面积392.92公顷(包括滨海基地51.47公顷、滨江基地53.87公顷、观音山基地10.39公顷、扶茂岭工业区31.66公顷、官桥出口加工区33.05公顷、光伏基地24.10公顷、鞋业基地19.8公顷、罗东银河新城13.37公顷),单独选址1个面积149.29公顷(福厦铁路南安段)。
  2008年度,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11个批次总用地面积372.52公顷,其中城市批次10个面积265.73公顷(滨江基地65.68公顷、观音山基地22.98公顷、官桥出口加工区32.93公顷、会展中心17.68公顷、市民中心12.54公顷),单独选址1个面积106.79公顷(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支线)。
  三、土地收储与管理
  2000年,南安市率先在泉州地区建立和推行土地储备制度,成立南安市土地储备中心,代表市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开发和出让前期等工作职能。同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市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制订土地收购储备政策,审定土地收储和出让计划。2002年,南安市政府制定《南安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对闲置土地实行收回、收购;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拟改变用途为经营性房地产的土地等进行收购储备;对市区以及城乡接合部的控制性集体用地和其他新增土地等,一律纳入土地储备。随后,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的意见》《南安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收益分配暂行规定》等文件。2005年8月10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印发用地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南政文〔2005〕181号),建立用地联席会议制度。这些政策规定的实行,有效地控制土地市场,加强土地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截至2008年,全市共收储土地58宗281.47公顷,共出让经营性用地27宗74.87公顷,土地出让金137767.12万元。
  四、土地市场
  2001年,南安市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当年10月16日,2001001号拍卖地块(柳城原建委、邮政局用地)以拍卖方式出让,泉州新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面积6.68亩,成交价款740万元,用途为住宅用地,土地使用年限70年。此后,南安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
  2007年,南安市经营性土地出让活动全部进入南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交易。
  2007年12月28日,根据《福建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办法》(闽政办〔2007〕127号)文件,关于政府出让工业用地,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南安市首次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9宗工业用地,面积36.37公顷。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