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6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分类号: F323.2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安县先后编制了第一轮(1997-2010年)和第二轮(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轮规划目标中包括保障粮食自给率、果园面积、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方面的要求。第二轮规划目前仍在修编中。南安县在1989年至2008年期间多次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出现耕地保有量目标未能实现以及新增建设用地超标等问题。然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得到了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关键词: 南安市 土资源 土地利用

内容

一、编制
  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000年,《南安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开始实施,该规划基期为1996年,近期目标年为2000年,远期目标年为2010年。要求至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3.63万公顷,保障粮食自给率60%,果园面积发展到3.48万公顷,林地面积稳定在8.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0%以上,活立林蓄积量增加至90.88万立方米以上。同时要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633.34公顷(泉州市下达指标),其中城镇占259.84公顷,村镇占109.5公顷,独立工矿占140公顷,交通用地占93.33公顷,水利占28公顷,特殊用地占2.67公顷。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5年开始编制《南安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南安市域行政范围内所有土地,土地总面积2035.2平方千米,包括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和雪峰开发区。至2008年底,该规划仍在修编中。
  二、局部调整与修改
  局部调整:1989—2008年,向泉州市政府申请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共18个批次,局部调整面积为595.441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287.5632公顷。
  局部修改:1989—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共3个批次,面积2166.2212公顷,其中耕地1134.185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包含福厦铁路、泉三高速、泉三惠南支线、沈海高速扩建等重要线性工程,以及1989—2008年向省政府申请追加的指标。
  三、第一轮规划目标实施情况
  耕地保有量目标没有实现。2005年末,南安市耕地保有量为34494公顷,比第一轮规划确定的201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36752.2公顷少2258.2公顷,没有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
  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第一轮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1520.28公顷,保护率为85.49%1997—2005年,南安市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和晋江防洪堤(金潘段)、福厦铁路、惠南支线、泉三高速、光伏电子信息基地等重点项目的选址要求,几次调整补划基本农田,并委托明溪县、长汀县、宁化县、安溪县等异地代保基本农田282.42公顷。2005年末,市域内实有基本农田31189.86公顷,加上异地代保面积,与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一致,切实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量超标。1997—2005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511.89公顷,是第一轮规划期间14年控制指标633.33公顷的3.97倍。
  超额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目标。第一轮规划确定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补充耕地1126.67公顷,规划执行至2005年,南安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共计补充耕地1280.62公顷,超过规划指标153.95公顷,相当于整个规划期间补充耕地指标的1.14倍。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