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45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气候
分类号: P463.3
页数: 3
页码: 43-45
摘要: 本节详细介绍了南安市的气候类型、气温变化、降水情况、湿度、气压、风向、云雾、日照和蒸发量等气候要素的具体数据和规律。
关键词: 气候 特点 南安市

内容

一、气候特点
  1989—2008年总体气候变暖。在整体变暖过程中常出现阶段性强降温,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989—2008年,南安市年平均气温21.5℃,最热月平均气温29.2℃,最冷月13.2℃,均高于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下称气候平均值)。
  1989—2008年,南安市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但降水年际变化大,洪涝频现。
  1989—2008年,南安市日照充沛,无明显变化。
  由于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幅度较大,高温干旱、台风、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强对流等气象灾害频繁。
  二、气高要素
  (一)气温
  1.年平均气温
  1989—2008年20年平均气温为21.5℃,比气候平均值高0.5℃,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除1989年和1993年平均气温与气候平均值持平、1992年和1995年平均气温低于气候平均值外,其余年份均高于气候平均值。1996至2008年,年平均气温都高于气候平均值。最高年平均气温出现在1998年,达22.2℃
  2.月平均气温
  1989—2008年20年间,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气候平均值,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9.2℃,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3.2℃。
  3.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1989—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6℃,出现在2003年7月26日。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
  (二)降水
  1.年降水量
  1989—200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56.5毫米,比气候平均值多72毫米。降水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基本在平均值附近摆动,前10年摆动幅度较大,后10年较平稳。20年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最多降水量为2371.9毫米,出现在2000年,年最少降水量为1164.8毫米,出现在1991年。
  2.月降雨量
  1989—2008年各月平均降雨量与气候平均值差异较小。每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2—10月,11月至次年1月降雨量减少。每年5—6月(雨季)和7—9月(台风季)总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9成以上。2000年6月745.2毫米是20年中最大月降雨量。
  3.暴雨及日最大降雨量
  1989—2008年期间,50毫米以上的暴雨日平均为每年7天,其中暴雨日数最多的14天,出现在2000年。暴雨日数最少的仅4天,出现在2001年和2007年。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减少,除少数年份外,一般每年有1—2天,个别年份还出现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日最大降水量392.4毫米,出现在2003年8月4日。
  (三)日照
  1989—2008年,2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4.2小时,与气候平均值相比(1829.5小时)变化很小。
  (四)相对湿度
  1989—2008年,各年平均相对湿度65%—78%。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78%,出现在1990年;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65%,出现在2005年。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79%,出现在6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67%,出现在10月和11月。
  (五)风
  1989—2008年各年平均风速为1.1—1.5米/秒,20年平均值为1.4米/秒。年平均风速最大为1.5米/秒,出现在1993年、1998年、1999年和2005年。年平均风速最小为1.1米/秒,出现在1997年。最大风速13.7米/秒,出现在1990年6月3日(以上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最小风速,均指10分钟平均风速和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10分钟最小平均风速)。

知识出处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南安市志.1989—2008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人口、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民政·民族·宗教、劳动与社会保障、南安与台湾的关系、城乡建设、供水供电以及交通设施、城镇名片·品牌·商标、对外贸易与合作、农村与农村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9-2008年南安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