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邮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8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邮路
分类号: F614
页数: 4
页码: 357-36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邮政发展历程:从1884年清末邮运以海运为主到民国时期陆路邮递逐步完善,形成市区、乡村投递网络,体现泉州邮政从干线到投递路线的发展变迁,包括邮路扩展和服务范围的逐步完善。
关键词: 泉州邮政 邮路发展 投递网络

内容

一、干线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后,泉州—福州、泉州—厦门的邮运以海运为主,发往国内外的邮件由轮船运至厦门、福州经转。此后,邮政业务推广至内地,邮件由邮差挑运或委托内河木帆船、小火轮带运。光绪三十年五月,水运邮路由泉州—厦门扩展到晋江安海、莆田涵江、同安、漳州白水营等集镇。光绪三十二年,泉州邮运网络延伸至永春、安溪、惠安、南安、同安、湖头、山头城(今南安诗山)、洛阳桥等,设21个局。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增设泉州—兴化—福州邮线。年末,车船和邮差步班邮路26条,全长1405.5公里。
  民国10年(1921年),泉(州)安(海)公路通车,泉州邮局成立汽车班,用汽车运输邮件。民国20年,增设泉州—石狮、泉州—金井两条邮路,邮差由步班改为半乘汽车半步行投递。民国26年,设水路邮路4条、旱路—水路邮路1条。抗战初期,沿海公路被破坏,泉州北通福州、南至漳州全长326公里的邮线,由30人步行接力传递。抗战胜利后,汽车邮路逐渐恢复。至民国38年秋,泉州通往各地的邮线有:
  泉州—厦门,邮程95公里,逐日班;
  泉州—福州,邮程194公里,委办汽车邮路,逐日班;
  泉州—永春,邮程93公里,汽车代运,逐日班;
  泉州—安溪,邮程62.5公里,隔日班;
  泉州—德化—大田,全程333公里,隔日班;
  泉州—龙溪—海沧,邮程300公里,隔日班(抗日战争后成为闽南的主要邮路干线);
  泉州—洛阳桥,邮程10公里,每日两班,邮差步行挑运;
  泉州—洪濑,邮程26公里,逐日班,邮差挑运;
  泉州—安海,邮程28公里,每日两班,汽车代运;
  晋江—南安,邮程20公里,每日两班,邮差挑运;
  泉州—石狮,邮程20公里,逐日班,邮差挑运;
  泉州—河市,邮程23公里,逐日班,脚夫挑运;
  泉州—东石,邮程23公里,每日两班,汽车停行时,邮件由安海局转;
  泉州—坑田,为通闽南干线,两天到达。
  解放以后,仍沿用旧邮路。经过43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省地(市)间干线邮路、地县间干线邮路、县内干线邮路、农村投递路线和市区投递路线,构成完整的邮路网。
  二、市区投递线
  民国期间,泉州城区人口尚少,投递范围不大,邮件不多。至民国36年,只有10个投递段,以步班为主。
  1950年,泉州市区改为9个投递段,其中3个自行车段。至1952年末,邮递员13人。1957年,增至12个投递段。“文化大革命”初期,泉州市区因武斗割据分成南、北区,投递邮路增至14段,邮路15公里,日投一次。1973年10月,共16个投递段25名投递员,邮路17公里,日投递两次。1985年7月,地、市邮电局合并前,泉州市区划为27个投递段34人投递信报。1987年,随着高楼群和居民住宅群的急剧增多,部分郊区投递范围划入市区。1990年,投递段增至34段,分7个投递片,日投两次,邮程637.4公里。1992年,邮路增至36条,有42名投递员。三、乡村投递线
  民国时期,泉州近郊8个乡,称郊外邮路,邮递员称郊外信差,共4人,分工投递南郊、东涂郊、新门郊、西北郊,邮件肩挑人背,日投1次。
  1950年上半年,泉州乡村邮件投递和市区投递并为1组,以步班为主,日投1次。1954年,市郊8个乡划为3条邮线,由4个乡村邮递员负责信报递送,当天往返,中途建立17个捎转站(即投递点)。1956年,整顿乡村邮路,邮线重新组织,改为双环形联系区及8个乡的邮路44公里,由2个乡村邮递员每日跑递1次。年末,泉州近郊组成8个义务乡邮站(拒洪、笋浯、群石、环山、东涂、仁凤、澄洲、顺霞)。各乡邮站的信报由邮电局乡村邮递员沿途收揽。1966年,农村邮路和投递路线作普遍调整,泉州农村自行车投递邮路7条248公里,步班9条276公里,计524公里。1971年1月,罗溪、马甲、河市、双阳4个农村支局(所)划归泉州市邮电局,设立6条自行车邮线,单程182公里;4条步班邮路,单程78公里。另外还有亦工亦农邮路3条,单程95.4公里。
  河市—新吉,单程49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9个村;
  河市—阳江,单程30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6个村;
  河市—庄田,单程5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3个村;
  马甲—新南,单程41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7个村:
  马甲—新生,单程22公里,步班,沿途8个村;
  双阳—南山,单程47公里,步班,沿途2个村;
  双阳—朝阳,单程2公里,步班,沿途2个村;
  罗溪—双合,单程47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7个村;
  罗溪—虹山,单程10公里,自行车邮运线,沿途8个村;
  罗溪—建兴,单程7公里,步班,沿途2个村。
  1978年12月,泉州农村邮路总程为763公里,其中自行车邮路单程689公里,步班邮路单程74公里。1989年,农村通邮率达99.82%。至1992年,江南、东海、北峰、浮桥等镇投递路线24条,单程375.3公里,乡村邮递员26人,罗溪、虹山、马甲、河市、双阳、
  城东等乡镇共14条投递路线,乡村邮递员13人,单程为708.5公里,逐日班投递到户。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