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工艺美术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666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工艺美术工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2
页码: 238-2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唐宋至民国初期,泉州地方传统工艺品发展历程坎坷。解放后,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抢救民间工艺,组织成立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和工艺美术公司,发展迅速。1986年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等划归泉州市,鲤城区工艺美术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主要产品有木偶头、工艺小陶瓷、刻纸等。重要企业有开元梅峰陶瓷工艺厂和泉州笋浯立兴彩塑工艺厂。
关键词: 鲤城区 工艺美术 工业经济

内容

唐宋时期,境内出现雕塑神道佛像和金丝刺绣的佛装道袍。宋元时期,有灯品、草花工艺。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盛行,绣制戏服道具的行业随之兴起。民国初期,木偶头雕刻、彩塑泥偶及泥塑玩具相继问世。但由于社会经济萧条,艺人生活贫困,传统工艺未能发展,有的甚至失传。
  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抢救民间工艺。1954年4月,泉州市文教部门拨款扶助,组织泉州美术工场。1955年4月,成立泉州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工艺美术厂,有艺人、职工420人,生产各色工艺品,畅销国内外。1965年,成立泉州工艺美术公司,设立创作研究室、服务部,建立竹编、脱胎漆器、塑料工艺、综合工艺、雕刻、制花等7个厂,试制鎏铜美术陶瓷、塑花、砂粒画、磨漆画等新工艺品。1976年后,泉州工艺美术百花竞艳,蓬勃发展。1978年,全市有16个项目123件工艺品选送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29件获省优秀产品奖。1980年,泉州工艺美术工业公司与香港嘉华贸易公司合资兴办泉州人造花厂,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生产全国首创的涤纶花,饮誉海内外。
  1986年,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等划归泉州市,鲤城区工艺美术企业仅余6家,产值163万元。1992年发展至23家,产值5012万元,比1986年增长29.7倍。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21家,其中千万元的企业1家。主要产品有木偶头、工艺小陶瓷、刻纸、彩印画、木雕、竹编、人造花、通草花、涤纶花、脱胎漆器、彩扎等。
  附:重要企业简介
  开元梅峰陶瓷工艺厂 集体企业,1987年创办,生产陶瓷工艺品,远销西欧国家,为福建省二轻系统出口创汇重点企业之一。1992年,产值504万元,有职工100人。
  泉州笋浯立兴彩塑工艺厂 集体企业,1986年成立。初创时仅有资金1.2万元,当年产值4万元。经过加强经营管理,先后开发新产品1000余种,业务不断发展。1992年,产值418万元,产品全部外销。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