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鯉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357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水文
分类号: P942.577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本章介绍了鲤城区的主要河流和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特征和水质等信息。
关键词: 河流 水文 鲤城区

内容

第一节 地表水
  地表水是鲤城区境内主要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多年平均为3.14亿立方米,P=10%的丰水年为4.91亿立方米,P=50%的平水年为2.97亿立方米,P=75%的偏枯水年2.13亿立方米,P=90%的枯水年仅为1.53亿立方米。一、河流
  分属晋江水系(晋江下游、罗溪)、独流入海水系(洛阳江)、木兰溪水系(龙潭溪)。
  (一)晋江 罗溪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脉东南麓,全长182公里,水系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中上游分东西两溪。东溪发源于永春县锦斗乡珍卿村附近的雪山南麓,西溪发源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附近的斜屿山,两溪汇流于南安县丰州镇英兜村双溪口,以下始称晋江。晋江从丰州镇进入鲤城区,经北峰、浮桥、市区和东海,在蟳埔村流入泉州湾,在鲤城区境内长19公里,流域面积43.8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0.1%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947毫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39千克/立方米,输沙量在100~430万吨之间。
  罗溪为晋江上游东溪的支流,发源于罗溪镇朴鼎寨,自东向西经三村入南安县,经罗东、梅山注入东溪,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鲤城区境内长19.3公里,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
  (二)洛阳江
  发源于罗溪镇朴鼎山南麓,流经鼎底及马甲镇后坂、后曾、过溪、道坝、马甲,在山边村注入乌潭水库,再流经河市镇的下庵、杏墩、下河市,在下庄与后深溪汇合,向东南流经坑下、西埭、大宅,经城东镇后埭,在桥南村流入洛阳内湾,最后在后渚与晋江汇入泉州湾,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600~700毫米。
  (三)龙潭溪
  为木兰溪支流,发源于虹山乡,在仙洞和寺埔村分别纳一支流,经寺埔入仙游县,往北流入木兰溪。鲤城区境内长10.7公里,流域面积32.88平方公里。
  二、近岸海域
  东南部濒临泉州湾,从城东镇新洛阳桥闸至东海镇法石水闸海岸线长25.2公里,浅海面积15.73平方公里。后渚岸段为侵蚀性山地岩岸,海水深3~10米。
  第二节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属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补给,河湖和水库等地表水也是补给来源。北部低山丘陵地区以基岩裂隙水和风化带孔隙、裂隙水为主,一般以河谷为其排泄通道;南部平原地区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及海积层,以孔隙水为主,局部为孔隙承压水,水量不丰富。地下水源矿化度由沿海平原向北部低山丘陵逐渐减少,除南部平原冲积、冲洪积及海积层分布区的局部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克/升,属微咸、半咸水外,其余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全区地下水化学成分阳离子(钠离子、钙离子)与阴离子均占大多数,虽有少量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存在,但由于矿化度小于1克/升,属于淡水、好水。境内北部河市和马甲的一些乡村,地下水含氟量高达7.8毫克/升。
  全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为0.050亿立方米,P=10%的丰水年为0.070亿立方米,P=75%的偏枯水年为0.040亿立方米,P=90%的枯水年为0.033亿立方米。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鲤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