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472
页数: 1
页码: 977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惠安县在近现代时期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卫生事业 中西医结合 惠安县

内容

1950年,县城有中医人员59人,分别以悬壶行医、设铺售药兼行医、寄砚行医等3种方式存在。1952~1955年,各区个体中医相应组建联合诊所,初步走上集体化道路。1956年5月,中医师王硕卿被吸收入公立的惠安县医院,同年惠安县医院建立中医科。1958年9月,各区联合诊所转为公社保健院,设立中医门诊室。1959年4月,县成立中医学校,为学制三年的中医士专业,招收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入学,毕业后充实县中医医生队伍。同年5月,县组织西医学习中医。1960年,县成立中医研究所,采取召开座谈会,登门拜访等方式,采集分散在民间的单方、秘方、验方等。是年12月25日,县召开“青草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公社青草药老中医10多人。他们广泛交流运用青草防治常见病的经验,会上献方献药112方,其中有价值的98方,并进一步普及、推广针灸疗法。1976年,省评出惠安县名老中医有孙崧樵、王硕卿、刘跃南3名,他们分别带徒,总结继承中医传统经验。1980年,全县招收集体所有制和城乡闲散中医人员,安排进全民所有制单位。经考试,县内有4人被录取。1984年,惠安县医院建立中医骨伤科、推拿按摩科。1988年12月,成立惠安县中医院。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硕卿
相关人物
孙崧樵
相关人物
刘跃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惠安县医院
相关机构
惠安县中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