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7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西医
分类号: R472
页数: 2
页码: 976-977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惠安县在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西医发展历程,包括仁世医院的建立、私人西医诊所的出现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卫生事业 西医 惠安县

内容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国“伦敦会”派遣医师陈和札驻惠创办仁世医院。陈和礼来惠安之前,先到厦门学习闽南方言二年,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进入惠安,曾先后在县城南门潘厝和城隍口开设西医诊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城关新城择址兴建仁世医院,设立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和礼拜堂。此为西医、药传入县域之始。
  仁世医院自建院至1951年,断断续续培养周荣元等一些医学生,发给证书,让其各自开业,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西医药治病创造条件。其中惠民诊所于民国13年(1924年)开设于县口街,西医林惠民;安人诊所于民国18年开设于东马路,西医廖安人。这是县域内较早的私人西医诊所。
  1952年10月,惠安县人民政府接管仁世医院,将其并入惠安县卫生院。1955年10月,惠安县卫生院改为惠安县医院,成为一所县级综合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X光室、化验室、注射室、中、西医房。建筑面积17738.35平方米。
  50~80年代,医疗技术不断提高。50年代只能施行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和开展剖腹产、子宫切除术;60年代能够施行胆囊、食道和全胃切除术,开展子宫脱垂、尿瘘修补术;70年代能够施行纵膈肿瘤、脊髓肿瘤切除术、肛门、尿道括约肌再造术和开展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内动脉手术;80年代能够施行非开胸食道内翻拔脱术和开展输卵管吻合术、尿瘘经腹膜外膀胱修补术。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和
相关人物
潘厝
相关人物
周荣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仁世医院
相关机构
仁世医院自建院
相关机构
惠安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惠安县卫生院
相关机构
惠安县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城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