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卫生所(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村卫生所(站)
分类号: R197.62
页数: 1
页码: 961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惠安县村一级卫生防疫机构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村卫生所(站)的组织形式、任务和设备等。
关键词: 卫生所 卫生机构 惠安县

内容

县内村一级卫生防疫机构,始建于60年代,由县卫生局组织派遣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在辋川公社培训一批不脱产卫生员,建立大队卫生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队卫生所发展为合作医疗站,不脱产的卫生员称为“赤脚卫生”。当时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运用“一根针、一把草”防治疾病,力求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转”的目的。1969年,全县有合作医疗站338所。各公社保健院原来下设的60个保健站相继撤销,有的保健院还将撤销站、点的原有器械、药物无偿移赠所在地合作医疗站使用。1981年,合作医疗站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的承包责任制,群众“谁看病,谁出钱”,合作医疗制度随之逐渐消失。
  1986年11月,县整顿村卫生组织。至1987年5月,共建立村卫生所395个。乡(镇)卫生院也在1981~1989年增设下属站、点37个。
  各个村设保健站的任务是门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预防接种各种生物制品,开展计划生育,有条件的村分院如峰尾站也收容住院病人。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惠安县卫生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辋川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