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副食品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05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副食品购销
分类号:
F727
页数:
3
页码:
482-4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副食品购销的历史发展,包括肉禽蛋和糖烟酒的采购、销售和经营机构的变化。
关键词:
惠安县
商品购销
副食品
内容
一、肉禽蛋
1949年,全县屠宰业计有155户310人,日宰销猪155头;经营牛砧的38户,日宰销牛38头;宰羊的68户,日宰家羊138头;从事鸡鸭买卖的200人,日销家禽8000只;卖蛋品的250人,日售鲜蛋3000多公斤。
1950年,全县范围内肉禽蛋品仍实行自由买卖,城镇以私商经营为主。1954年2月,泉州土产公司设立惠安采购转运组,指派供销社代购生猪,转运外销。1955年8月,中国食品公司福建省分公司惠安公司成立,先后在各区(乡)设立食品购销站、组(点),直接经营肉禽蛋购销和外调。为保证国家能掌握必要的货源,统筹安排市场供销,实行生猪派购政策。是月,在涂寨、崇武、黄塘、涂岭、南埔、郭厝、山腰、辋辋川等8个区105个乡派购5289头生猪,占上市量9529头(25公斤以上)的55.5%;9月,派购948头,实际收购785头,占应完成量的82.5%。1956年4月,全县派购生猪3.08万头,全年收购3.96万头,完成收购计划的106.2%。1957年,派购生猪4.5万头,按实际的饲养数分配派购任务。全年预购生猪8075头,发放预购款计52321.89元。1959年下半年,全县交售生猪1.35万头,其中上调1.1万头。
1961~1962年,因连续3年自然灾害,生猪派购极为困难。1962年9月至1963年2月底,实行肉禽蛋采购大包干,根据生猪存栏数,协商包购生猪1050头。1962年实行禽蛋派购的奖售制度,奖售以香烟、食糖、火柴、化肥、毛线、胶鞋等紧缺物资,分计划内交售和计划外交售两种奖售标准。是年,全县收购生猪3703头,商业部门销售2387头;收购肉用牛1106头,销售1066头;收购羊808头,销售425头;收购家禽3万只,销售8600只;收购鲜蛋42.4吨,销售10吨。1963年1月,派购生猪采用比例派购或包干派购(购半留半)的办法。3月,实行“以出肉率定等,毛重定价”和“分等论奖”的办法,同时开展预购生猪和化肥预售工作,全年预购生猪1246头,预售化肥60.8吨。1963年底,全县存栏生猪达6.46万头。1964年全县预购生猪2.5万头,实际采购2.94万头,超额完成派购任务。1970年8月至1971年9月间,停止实行生猪收购奖售办法。1971年9月25日后重新恢复奖售办法。
1976年,生猪收购量10万头,占存栏数16.14万头的62.06%。
从1982年起,生猪派购实行基数办法,超基数部分,允许生产者自行处理或由食品部门议购议销。除国家规定交售标准价格不变外,每0.5公斤毛重另加0.1元作为售猪户购买猪苗补贴,收购时由食品部门一次性付给。是年,全县收购派购生猪29553头,折净重2891.4吨,共补贴加价粮369.4吨、现金55264元、化肥3605公斤、混合粮532吨、仁饼443.3吨、柴油32804公斤、麦皮753.6吨,平均每头平价猪补贴19.70元。
1985年5月,猪价放开后,市场生猪经营趋于萎缩。1989年,生猪购进量由1980年的10.75万头降至1.47万头,销售量由1980年的6.50万头降至1.15万头,调出量由1980年的5.30万头降至零。与1949年相比较,当年生猪社会存栏数增长107.5%,牛增长97.5%,羊增长29.2%,家禽增长61.2%。是年,全县购销牛264头、羊282头、家禽8.96万只,购进鲜蛋114.8吨,销售123.3吨。
二、糖烟酒
1951年10月1日,正式组建惠安县专卖事业分处,经营酒类产运销业务。1956年5月,惠安食品杂货公司成立;6月,经营范围扩及食糖、干果、蔬菜、调味品等5大类。是年,全县商业部门销售食糖733吨,卷烟2017箱,酒777吨。1958年1月,专卖、食杂和食品公司一起撤销,并入县服务局综合批发部,专卖与食杂的主营业务从此合而为一。
1961年8月,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分开,撤销所属的食品经理部,将糖烟酒业务划出,复设食杂公司,归县商业局领导。食杂公司设3个股、1个批发部、1个军人供应站和3个京果合营零售门市部,经营14类商品近300个品种。是年,全县商业部门销售食糖768吨,卷烟2089箱,酒991.6吨。
1970年8月,食杂公司、外贸经理部和食品公司并入商业服务站副食品购销组。11月,食杂公司、外贸经理部以及县供销社的部分业务如土特产、干鲜果、干菜等合并,成立惠安县商业服务站副食品组。1972年2月,副食品组撤销,分设食杂、食品和外贸3个分公司,全称惠安县商业服务站食杂公司。1978年11月,成立福建省惠安县专卖事业管理局,与食杂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82年4月,为方便城乡个体经营,食杂公司批发部设立惠安县食杂公司小商贩批发部,专门从事小宗的糖烟酒及副食品的批销交易。1984年6月,卷烟业务从食杂公司划出,成立烟草专卖局及烟草公司。1985年8月,惠安专卖事业管理局改为酒类专卖局,与食杂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同年,对11个独立核算单位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签订承包合同。
1986年,酒类专卖局与惠泉啤酒厂签订酒类产销2000吨的合同。并根据市场需要审批崇武、黄塘两个老酒厂的酒产品由公司小批发代销。同年,专卖局征补酒类专利和违章罚款3.50万元,处理违章案件155起,维护酒类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1987年,把6个零售门市部作为小型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批发企业则与县财政局、商业局签订承包经营合同。1989年,地产地瓜酒脱销,酒类专卖局从外地采购四川沱牌酒、武平梁峰米酒、山东日照小麦酒、龙岩纯米酒和沉缸酒等进入市场销售,并为市公司代销汾酒、竹叶青等7种名酒。
1989年,糖酒副食品公司设有糖、蔬菜批发部,综合经营部,食品加工厂以及6个零售门市部;并在东园、涂岭、东岭、山腰、崇武等5个乡镇设立基层批发站,经营的品类有食糖、酒类、罐头、干果菜、调味品等5大类数千个品种。当年销售额2454.27万元,实现净利润5.58万元,上缴税费17.82万元。是年全县食糖购进1050.2吨,销售2284.9吨,库存293吨;卷烟购进153箱,销售14242箱,库存542箱;酒购进6036.4吨,销售6534.3吨,库存831.7吨。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国食品公司福建省分...
相关机构
惠安食品杂货公司
相关机构
福建省惠安县专卖事业...
相关机构
惠安县食杂公司小商贩...
相关机构
酒类专卖局
相关机构
惠泉啤酒厂
相关机构
惠安县财政局
相关机构
糖酒副食品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