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客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973
颗粒名称: 一、人力客运
分类号: F542.8
页数: 1
页码: 4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轿舆和人力车客运在境内历史悠久,但50年代初期已经消失。自行车和三轮车客运在4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70年代达到高峰,但随着机动车运输的出现而减少。
关键词: 惠安县 陆路运输 人力客运

内容

轿舆 古时惠安锦田驿设有“舆夫”,民间设有轿店,供人雇轿代步;20世纪30年代城关有蔡文、何供两家轿店,时有木制“花轿”(专供婚娶所用),竹、木、藤制的便轿等。轿夫受人鄙视,工资微薄。50年代初期已消失。
  人力车客运 黄包车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上层人物购置专用,雇工拖车;后出现租车店,城关人力车行设在后花山(现人民影剧院)。1949年已绝迹。
  自行车、三轮车客运 20世纪40年代后期,境内始出现自行车。1949年境内有6辆客运自行车、1辆三轮车。1952年有客运自行车126辆;1956年有客运自行车307辆、三轮车68辆。1974年境内有营业性自行车394辆、三轮车219辆。以后机关单位及私人购买自行车逐年增多。1989年,全县有自行车26.8万辆(其中家庭自用的占绝大多数),而客运自行车随着机动车运输的大量涌现而减少。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