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古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96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道
分类号:
F542.8
页数:
2
页码:
425-4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的驿道、县际古道和乡村古路的历史和地理情况。
关键词:
惠安县
陆路
古道
内容
一、驿道
县际驿道唐代,浙江衢州经福州至漳州的驿道,自境内的白水岭而入,过洛阳江,直贯而出。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境内始建驿站。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置县,即于县治左设置皇华驿;元时改为龙山驿,明改为锦田驿,清沿明制。驿道自福州三山驿入境,经白水岭过陈同关入白水铺(今涂岭乡白水村)、涂岭铺(今涂岭乡涂岭村)、驿坂铺(今涂岭乡驿坂村)、居仁铺(今辋川乡玉围村居仁)至县城驿站总铺县前铺。再南经盘龙铺(今螺阳乡盘龙村)、上田铺(今洛阳镇上田村)、通津铺(今洛阳镇),过洛阳桥抵晋江晋安驿转南安、龙溪、漳浦直抵广东饶平。境内的县际驿道全长50公里,共设8个铺递。
县内驿道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城设县前铺,开辟一条从县城通往海滨的双向驿道,一路向东通往黄崎,一路转向东南通往崇武,长各五十里,专递盐场海汛文书。
洪武八年(1375年),开辟一条从县城往西门山岭驿道,全长三十里;设置黄田铺,专递山岭文书往来,使境内东西驿道贯通。
二、县际古道
县际古道有4条:出县城北门沿官道至驿坂,过大垄山至竹洋、樟脚、寨后往仙游园庄,又从寨后转走陈田、黄田至晋江马甲,再从黄田转向林坪头至南安县境;出县城西门经饮亭、石佛、莲坑、校尉坑、田船,翻越螃蟹岭至晋江的吴洋、水磨;出县城南门经南坑、谢厝、后狮、黄塘、苏塘、虎窟至晋江河市;出崇武,经下山柄、西铺、西梁、东仑、东下坑、青山、至苏坑,过浮梁桥,入院下、埔塘、刺门兜、曾墓、塘头、马山、万安,过洛阳桥,经桥南入泉州府城。
三、乡村古路
境内乡村古路纵横交错,连接城乡,构成错综复杂的原始交通网。乡与乡、村与村都有道路沟通。至1958年,境内有4242条乡村道路,总长5089公里。还有难以计数的乡间小道。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