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94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3
页码:
400-4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的环保工作始于50年代,主要整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音污染。8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重视环保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排污收费监理所、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等。全县投入污染治理的资金达数十万元,其中1989年就有20.64万元。
关键词:
惠安县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惠安的环境保护工作由建设部门管理,直至1986年2月设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要是综合整治县城的环境和对全县企事业单位污染源进行监测,以及对部份污染源严重的企事业单位实施治理。1986~1988年邀请省环境监测部门对污染源严重的惠安医院等34个工厂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染监测。1989年10月,成立惠安环境监测站,增添监测设备2台。
第一节 环境污染
50年代以前,境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因而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所造成的污染很少;50年代末,机械、化工、食品、酿造等工业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污染源不多;7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工业发展较快,厂家急剧增多,环境污染逐渐严重。
一、水污染
50年代以前,城区最大的水污染为西街的染布坊。80年代惠安工业污水量较大的单位有:惠安啤酒厂、惠安糖厂、惠安制碘厂、惠安涂寨化工厂、明磊石板材厂、惠安纺织厂、惠安石雕厂、惠安化工厂、惠安食品厂、泉州第二橡胶厂及惠安医院等。
对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有惠安小五金厂(含有氰化钾电镀废液,未经处理排入菱溪渠道,流入农田。1988年该厂搬迁至机场)、惠安啤酒厂(早期,酒糟废水排入水沟)、惠安县医院(化学污水、未经处理进入排水沟渠)。此外县城西门自北至南拱渠上住宅的生活污水、化厕粪便,原针织厂漂染车间的工业污水等直接泄人菱溪渠道。
1989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2.93万吨,其中达标废水排放量仅52.43万吨,工业废水重复利用量为42.90万吨,分别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44%和32.27%。
二、大气污染
境内数十家工厂大小烟囱和19台锅炉为大气污染源。其中以惠安化工厂、惠安玻璃厂、涂寨化工厂、“五七”化工厂、腐植酸厂、泉州第二橡胶厂等化工行业废气排放为最严重;其次是惠安机械厂、惠安五金厂、惠安机械修造厂、洛阳农机厂、南埔农机厂、惠安渔具厂等机械和铸造行业的冲天炉、铸造炉的废气排放;惠安啤酒厂、惠安糖果饼干厂等食品酿造行业的烟囱也排放不少废气;此外还有惠安陶瓷厂、惠安石雕厂等烟尘、粉尘污染,以及惠安鞋塑厂的苯胺酚醛废气污染。
1989年全县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1331万立方米,其中惠安化工厂占37.33%;工业粉尘年排放量为255吨,其中惠安石雕厂占81.17%。全县废气中二氧化硫总量204.46吨,其中惠安啤酒厂占36.78%;烟尘231.87吨,其中惠安玻璃厂占45.28%。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惠安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较严重的为惠安陶瓷厂,废弃的缸瓮、碗、钵等陶瓷器物;次为惠安化工厂、惠安糖厂、惠安制碘厂、惠安啤酒厂等的生产废料、废渣、废糟等;再次为惠安机械厂、惠安机械制造厂、惠安玻璃厂、惠安渔具厂等的废旧钢材、机件、工件等。此外,还有上述机械铸造厂的高炉以及全县19个锅炉的废弃煤渣、炉渣等堆积物。
1989年全县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6993.48吨,其中惠安陶瓷厂占28.60%,惠安化工厂占19.46%。
四、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在县城交通要冲地段较为突出。最严重的为旧福厦路段(即建设路)、新街以及几条街道的交叉路口。经测定,等效声级最高达84分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此外还有一些工厂的机械冲剪、敲打的噪音污染。在城区有原位于南街张公祠的五金厂(1987年后搬迁至机场);东街八间街的粮食复制厂以及惠安织布厂织布车间等噪音污染。
第二节 综合治理
80年代以前,对城乡污染治理未予重视。80年代初,惠安城区环卫部门曾责令拆除渗漏污染居民水井的县政府化厕池和惠安水电机修厂的电镀点等。
1987年2月,惠安成立排污收费监理所。1988年初,对全县240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污染调查,并与排污费缴交单位签订排污费托收合同(委托银行代收)。1987~1989年,先后完成对噪声严重超标的惠安五金厂和电镀废水严重污染的城关小金厂的搬迁工作;同时拨款及贷款帮助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的惠安糖果饼干厂和惠安制碘厂进行锅炉烟尘和生产污水的整治工作。至1989年底,全县关闭乡镇电镀厂2家、制革厂3家、制浆造纸厂1家,34家企事业单位共19台锅炉完成改造并达标的有17台。1986年起,全县投入污染治理的资金达数十万元,其中1989年就有20.64万元。1989年,全县工业废水处理量设备共18台套,其中明磊石材有限公司5台套,占27.78%。工业废水处理量39.78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29.93%,其中惠安制碘厂,占废水处理总量的38.71%。
全县经净化处理的废气量9070万立方米,占废气排放量的78.61%,其中惠安化工厂占46.64%;工业粉尘的回收量为24吨,占粉尘排放量的10.93%。
全县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3889.20吨,占废弃物排放量的57.04%,其中惠安化工厂占44.56%。
此外,对全县19台锅炉的废气和废炉渣正在逐步加以处理;对工业粉尘污染源设备有的厂家已装设水膜除尘器予以处理。
通过治理,县城环境质量发生显著变化,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食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3%;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值61.9分贝;无烟煤控制区覆盖率60%;民用型煤普及率71.6%;工业废水处理率15.31%;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39.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99.95%;生活垃圾清运率10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