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其他工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907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其他工艺
分类号:
F426.899
页数:
1
页码:
3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其他工艺的情况。其中包括印章、人造花、泥塑、锌镜通草雕、刺绣抽纱等。
关键词:
惠安县
工艺美术
其他工艺
内容
一、印章
民国期间,城关开始出现刻印工艺店。当时只有正楷、草书两种字体的印章,材料均为木质。1956年,刻印生产合作小组创办;1958年并入城关文具化工合作社;1959年转并入惠安工艺美术厂;1960年转归城关文具化工社;1962年成立城关图章刻印社,经营木质、骨、角、象牙等的印章雕刻业务。
二、人造花
1984年,东园灵溪村侨属与香港华兴公司联合创办东灵工艺厂。这是惠安县唯一的人造花厂,年产值30万元。产品主销国内市场,部分销往香港。
三、泥塑
螺城南门薛锦水为自学成才的民间泥塑艺人,其泥塑作品曾多次参加广交会和全国性的工艺品展览,得到较好的评价。1980年后,县内及仙游、泉州、晋江等地不少寺庙的神佛塑像均为他家加工制作,这是惠安唯一的一家家庭式泥塑作坊。
四、锌镜通草雕
锌镜是传统的民间工艺品。1956年,部分农、家具厂、五金厂附设有一个车间,用以生产锌镜。其中较有规模的有洛阳五金锌镜厂和螺城玻璃制裁厂。随后通草雕工艺有所发展,锌镜工艺立体化,产品更趋高档。通草雕发展较早的有螺城、张坂、洛阳等地,但除螺城玻璃制裁厂外均为家庭式作坊。
五、刺绣抽纱
主要成品是桌裙、神帐、彩楣戏服等。60年代,由于国家外贸出口需要,城关、祟武、净峰、小岞、山腰盐场、后龙、南埔等地组织熟悉绣织工艺的妇女,发展抽纱、刺绣业,并逐渐成为外贸出口的大宗产品。1978年全县共有16个抽纱刺绣站,出口收购额97万元。80年代,抽纱站也承接织网业务,每年抽纱出口额均达1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