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火力发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8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火力发电
分类号: TM611
页数: 2
页码: 317-3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火力发电的情况。其中包括县火力发电厂、乡镇火力发电厂等。
关键词: 惠安县 电力工业 火力发电

内容

一、县火力发电厂
  1951年,何明德和刘鉴堂等人合办禾丰碾米厂(厂址在北门刘祠堂,即现在的县教师进修学校),购进一部汽车头改造的12匹烧木炭的动力机。同年12月,从厦门购进2台单相汽油机,配以3.5千瓦和7千瓦的2台发电机,创建火力发电厂,供县政府、公安局、惠安医院夜间照明,最大限量用25光130盏。不久7千瓦发电机就坏了。
  1952年1月,碾米厂与电厂合并,成立惠安电灯公司,厂址迁在驿顶戴厝祠堂(即现在的电力公司)。白天碾米,夜间照明。1954年,公私合营。同年,从福州购进50匹单缸煤气机1台,22千瓦单相发电机1台,逐步增加用电单位。
  1955~1956年,成立地方国营惠安电厂。1958年4月,购进济南4160型90马力柴油机1台,装机容量54千瓦。首先在城关架设高压输电线路,把单相改为三相,低压升高压,厂房建在南门。1959年,厦门海军某部赠送1台美国产671型150马力柴油机,牵引75千瓦发电机。1962年,晋江地区财政局从莆田调进1台200马力柴油机,牵引100千瓦发电机。1969年5月,城关南门安装锅炉机1台,发电机容量256千瓦,运行6个月后,调给山腰化工厂。1972年1月,购买山东潍坊柴油机厂出产1台185马力柴油机,牵引125千瓦发电机。是时,供电范围扩大到城关附近部分村庄。
  二、乡镇火力发电厂
  在此期间,洛阳、东园等乡(镇)也相继办起火电厂,供照明。
  洛阳街电厂1953年3月,杨祖琛发起,组织5名侨属集资5400元,发动工商界投资2000元,在洛阳新马路利用民房,办起电厂,由杨祖琛任经理。装机容量由3千瓦发展到10千瓦,白天加工农产品,夜间供洛阳街居民照明。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杨沧生为公方代表,杨祖琛为私方代表。
  东园街电厂1953年,由庄忠炳创建火电厂,利用上海华光厂产的三相4线、容量5千瓦改造的旧电机,由24马力柴油机牵引发电,仅供东园街夜间照明4小时,每盏灯每月收费3.45元。
  山腰电厂1954年春,山腰盐场使用汽油发电机发电3千瓦,供盐场办公用电和小部分盐民照明。1958年6月,山腰化工厂建成。1959年冬,由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设备厂筹办电厂,购买一台上海产80马力柴油机牵引40千瓦发电机。1960年购进山东潍坊厂出产的动力机带75千瓦发电机。1962年又向上海购进一台330马力柴油机牵引200千瓦发电机并联供电。1969年冬,再从惠安电厂调进1台256千瓦锅炉发电机组。供电范围由山腰市场、商店、学校、戏院到居民。
  崇武电厂1958年冬,祟武冷冻厂购1台日本产(飞轮直径近3米)的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冷冻厂和路灯之用。1960年,造船厂购1台36匹马力的柴油机和1台22千瓦发电机发电,供崇武公社机关、事业单位用电。1962年,崇武城内渔业加工厂和大、港埔、前垵等大队,相继购买120马力/7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主要供渔业加工,以及街道、渔村照明和加工。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洛阳街电厂
相关机构
东园街电厂
相关机构
山腰电厂
相关机构
崇武电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