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糖果糕饼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86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糖果糕饼业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2
页码: 315-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县内已有糖果糕饼业,多为私人经营,手工操作生产。1956年,一批糕饼生产合作社成立,较大的有城关、洛阳糕饼生产合作社,后分别发展成惠安糖果饼干厂、洛阳食品厂。1963年,惠安糖果饼干厂从上海购进24冲糖果机更替旧机器。改革开放后,糖果糕饼种类翻新,档次提高。1989年,全县有乡以上糖果、糕饼业3家,总产值253.59万元。
关键词: 惠安县 糖果 糕饼业

内容

民国时期,县内已有糖果糕饼业,多为私人经营,手工操作生产。产品有花生糖、菊花饼、蒜茸枝、鸡蛋糕、信杯饼、软茹、饼干、糯米糕、明糖、麦芽糖、绿豆饼、中秋月饼等,其中尤以城关打铁巷的花生糖最为著名。
  1956年,一批糕饼生产合作社先后成立,较大的有城关、洛阳糕饼生产合作社,后分别发展成惠安糖果饼干厂、洛阳食品厂,生产糖果、糕饼等食品。是年全县糖果产量34吨,糕点产量140吨,饼干产量9吨。
  1963年,惠安糖果饼干厂从上海购进24冲糖果机更替旧机器。70年代初改进饼干生产设备,自制饼干机取代手工作业方式。1978年从上海购进冲击式饼干机(电热式烤炉),提高饼干的产量和质量。并成功试制一批较高档次的产品投入市场。当年,企业生产糖果102.75吨,糕点1314.98吨,饼干256.58吨,实现工业产值162.06万元,税利额16.61万元。同年,洛阳食品厂亦引进滚筒式饼干机,实现糖果、饼干生产机械化。当年洛阳食品厂生产糖果70.00吨、饼干43.28吨。
  改革开放后,糖果糕饼种类翻新,档次提高,并引进鱼皮花生、蛋花酥、软糖、夹心糖、太空饼、面包、葡萄面包等新产品加工工艺,生产也逐渐由手工操作改为人工与机械相结合。1985年以后,由于个体糕饼户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国营企业的糕点生产逐渐萎缩。1986年,南埔鸠林南青食品厂创办,初期生产闽脯,出口香港,后来从厦门引进鱼皮花生生产技术,生产双菱牌鱼皮花生、蛋花酥投入市场,深得消费者欢迎,并远销国内大中城市。是年,全县乡以上糖果、糕饼业总产值275.50万元。
  1989年,惠安糖果饼干厂从广东购进滚筒式饼干机,改造饼干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全年企业生产糖果257.96吨,饼干129.10吨,糕点175.00吨,实现产值131.92万元,税利11.98万元。至1989年底,全县有乡以上糖果、糕饼业3家,总产值253.59万元,重点厂家有惠安糖果饼干厂、惠安洛阳食品厂。
  惠安糖果饼干厂1956年2月,城关14家私营糕饼商店合并,成立城关糕饼生产合作社,1958年3月与洛阳糕饼社合并,改名为惠安糕饼厂。“大跃进”时期,企业自制糖仔机进行生产。1958年5月转制并易名为地方国营惠安糖果饼干厂。1959年11月与惠安酒厂、惠安食品厂合并,组成地方国营惠安联合食品厂;1961年,分离出来恢复原建制,以生产糖果、饼干、糕饼为主业。1980年该厂获福建省政府授予的“大庆式企业”称号。至1989年,全厂有职工108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5人;企业固定资产原值71.26万元,占地面积4043平方米,建筑面积5808平方米。
  惠安洛阳食品厂1956年1月,洛阳街12家个体糕饼户合并,成立洛阳糕饼生产合作社。1958年3月,与公私合营洛阳饴糖厂并入惠安糕饼厂;5月成立地方国营惠安糖果饼干厂洛阳分厂。1959年11月,改为惠安联合食品厂洛阳分厂,东园和洛阳酱油厂划归其管理。1961年10月改为地方国营惠安洛阳食品厂。1970年5月,并入惠安食品厂。1978年再次分离出来独立经营,以生产糖果、糕饼和酱油为主业。1989年,企业干部职工58人,其中工程技术干部2人;工厂占地面积9313平方米,建筑面积4381平方米;在东园设有生产点2处。当年实现工业产值49.33万元。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惠安糖果饼干厂
相关机构
惠安洛阳食品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