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制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8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制糖业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1
页码: 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宋代,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甘蔗,加工煮糖,成品有黑砂糖、白砂糖、冰糖等,主要外销福州、涵江等地。1958年,南埔的玉湖、鸠林及洛阳、涂岭等地榨糖坊沿用土榨蔗糖办法,生产砂糖和红糖。1979年,惠安糖厂投产,采用国产定型设备,原料短缺导致效益欠佳,后逐步扭亏为盈。1989年,糖厂蔗糖产量1857.95吨,产值211.50万元。
关键词: 惠安县 制糖业

内容

宋代,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甘蔗,加工煮糖,成品有黑砂糖、白砂糖、冰糖等,主要外销福州、涵江等地。
  1958年,南埔的玉湖、鸠林及洛阳、涂岭等地榨糖坊沿用土榨蔗糖办法,生产砂糖和红糖。部分社队农场、林果场也加工蔗糖。1978年社队蔗糖产量达126吨。
  1979年初,由省、县联合投资746万元在东园兴建惠安糖厂。该厂全部采用国产定型设备,日处理甘蔗量500吨,年产白砂糖7000吨。9月21日,制炼车间破土动工。1981年1月19日,榨糖生产试车成功。1982年乡镇土榨糖作业全部停产,全县榨糖生产全部集中于惠安糖厂。是年蔗糖产量3174.30吨。
  由于农业体制和甘蔗价格政策没有理顺等原因,造成糖厂原料短缺,效益欠佳,1983~1984年榨季停产,1984~1985年榨季保本微利,1985~1986年榨季才扭亏为盈。1986年,糖厂生产蔗糖4163.40吨,实现工业产值416.78万元,税利总额109.52万元。9年来,惠安糖厂为国家提供产品税597万元。1989年,糖厂蔗糖产量1857.95吨,产值211.50万元,实现税利13.24万元。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