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食盐精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85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食盐精加工
分类号:
TS34
页数:
2
页码:
300-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的食盐品种主要有埕边盐场的天然精盐、辋川一场的保健低钠盐以及山腰盐场钟厝工区的加碘盐。这些食盐品种的工艺和设备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
惠安县
盐业生产
食盐
内容
惠安食盐品种较多,主要有埕边盐场的天然精盐、辋川一场的保健低钠盐、山腰盐场钟厝工区的加碘盐。
一、精盐
1984年埕边盐场、县盐管处、省盐科所联合对滩晒精盐的工艺、设备进行改革,平均每吨精盐煤耗在0.1吨以下。1985年11月投产,1986年产精盐2662吨,产值21.56万元,1986年省轻工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埕边精盐进行鉴定,认为属国内首次工业化生产,填补省内空白,是对原盐生产工艺的一项重大改革,产品达到国家一级精盐标准,综合经济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是年,获省“优秀新产品”奖,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至1989年,该场生产精盐13176吨,产值236.15万元。产品外销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创汇40万元。此生产工艺已在平潭、莆田等地推广。
二、保健低钠盐
1986年,县盐管局与辋川第一盐场研制保健低钠盐,质量符合F·D·B/Q·B—1738—86标准。1987年6月通过省轻工厅主持的新产品鉴定,为省内首创,产品居全国先进水平。至1989年已生产近千吨,销往全国各地及远销日本等。
三、加碘盐
1985年山腰盐场钟厝工区创办加碘盐厂,同年7月投产。至1989年,加工碘盐59680吨,供应安溪、永春、德化及大田等缺碘地区,食用人群200多万人。1989年,在全省18个碘盐厂现场检查评比中,被评为第二名,同年8月卫生部地甲病司领导检查该厂时,备加称赞。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91.5%。安溪县等碘缺乏区自1985年食用以来,地甲病发病率从6.1%下降到1.3%,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控制碘缺乏病标准。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机构
惠安县盐管局
相关机构
山腰盐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