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7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C923
页数: 1
页码: 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4年,惠安县设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1972年,设立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办公室;1981年,改为惠安县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1983年12月,成立宣传指导站。1986年9月,成立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推广新技术、提高手术质量、处理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工作。
关键词: 惠安县 人口管理与控制 管理机构

内容

一、行政机构
  1964年5月,设立中共惠安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年10月,改为惠安县人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办公室,与县人委卫生科合署办公,配备兼职主任和专职副主任各1名,工作人员3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瘫痪。1972年2月,设立惠安县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办公室。
  1975年9月,组建惠安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1977年10月,县委、县革命委员会重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981年5月31日,惠安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惠安县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成为县政府的常设职能机构。1984年3月,又改为惠安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应建立计划生育办公室。
  二、技术管理机构
  1964年成立惠安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时,配备工作人员3名。1975年底起,陆续调进一批工作人员。1979年10月和1985年10月两次选招28名计生专职干部和16名合同干部,并调进7名干部和5名中专毕业生,形成县乡两级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计划生育手术力量不断发展,1965年抽调42名医务人员参加晋江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举办的培训班,结业后全部返回本县,组成手术队,分6支小分队下到乡村为育龄妇女做节育手术。1967年手术队伍解体。1971年第二次组建计划生育手术队伍,以原来手术人员为骨干,成立4支小分队共24人。组织技术骨干前往莆田学习指扳女扎术,结束县内做女扎要靠外援的历史。1976年手术队伍第二次解体。
  此后,县计划生育办公室组织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所对全县各卫生单位的计划生育手术人员进行多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各卫生单位先后开设计划生育门诊。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都能做男扎、女扎、上环、人工流产等四种手术。
  为推广新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提高手术质量,并协助基层处理并发症、后遗症,1977年成立惠安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分为男性、女性两个小组。成员由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所、中心卫生院、计生办的业务骨干组成。1979年、1986年两次调整县技术指导小组。1983年12月3日,成立惠安县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1984年5月,全国第二期输卵管药物绝育术培训班在长乐县举办。福建省计生委从长乐抽调两个小组到惠安医院推广输卵管药物绝育(即粘堵术),从5月23日至6月10日,共施行1112例。
  为搞好优生优育,加强对独生子女的保育,1986年9月,成立惠安县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负责独生子女病残的技术鉴定、遗传咨询、疑难病例的会诊。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