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风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72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风灾
分类号:
X43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本文描述了惠安历史上多次台风造成的灾害。大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房屋、船只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部分记录包括1953年、1959年、1967年、1973年、1976年、1977年、1981年和1982年的台风灾害。
关键词:
惠安县
自然灾害
风灾
内容
明弘治六年(1493年)七月初三,自卯时至申时,大风雨,飞屋瓦,摧树林,没田禾,倒城墙,覆商船,淹渡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八月二十八日,飓风大作,房屋瓦片被刮。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八月十五日台风,峰尾舢舨被风刮上山,一艘官船沉没,人尽溺死;南埔船只几乎全部沉没,溺者多为渔民。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初六,自卯时至戌时,大风雨,飞砂走石,折断树木,冲塌房屋,县城谯楼倾圮,城墙倒塌21处、100余丈,海上船只翻覆十之八九。光绪三年(1877年)中秋夜,忽大风起西北,崇武城位于屋门外石臼及门顶石被风吹移动;崇武文昌阁整座倒塌;罾船被刮到烟墩山上,大小船只多覆没。宣统二年(1910年)7月29日,暴风雨,拔树飞瓦,塌墙倒屋,崇武渔民死亡50余人。
民国4年(1915年)7月10日,崇武、港墘渔船、民家遭飓风覆没,死亡很多。民国6年7月26日,台风,泊于崇武港外的小岞罾船30只被风浪打破,渔民死亡数十人。民国35年农历九月,狂风暴雨,沿海民船覆没许多,垵头港水高涨,停泊于此的民船汽艇被狂风刮送上陆。
1953年3月20日,大风,沿海渔船沉没3艘、漂走12艘,死11人,失踪99人。1959年7月23日,3号台风从漳浦登陆,南转渔船200多艘在汕头洋面上遭灾,破损24艘,渔民死8人。1967年4月4日,大风,渔船被撞破2艘,漂走舨45条,舵折断16门,桅杆折断18支,帆被撕破210领,漂走尼龙丝网520领,渔民死1人。1973年1月18日,刮大风,后龙诚峰1艘渔船在返航途中沉没,死11人;1973年7月3日,小岞岞南赛龙卷风,船只损坏90多艘,房屋70间。是日下午5时,宽约60米的龙卷风从海上登陆,经净峰、南埔、后龙等地,所过之处,树木及高层建筑物遭到严重摧毁。1976年8月受台风影响,小岞、净峰、后龙、南埔等沿海30艘运输船(总计1345吨位)沉没。1977年7月31日至8月1日,5号台风从后龙前亭澳登陆,渔船破5艘,损坏5艘,舢舨破7艘,损坏11艘,受灾344户,1926人。1981年5月2日,台风袭击,沿海船只被风浪击破33艘。1982年7月28日,9号台风(沿海风力达12级)、沿海渔船损失83艘。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