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7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植被
分类号: Q948.15+2
页数: 3
页码: 159-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植被的情况。其中包括天然植被、次生、再生植被等。
关键词: 惠安县 自然地理 植被

内容

明嘉靖《惠安县志》载:“……往年风雨时舒,自海隅达之山际,莫不有茂林蒙密。今则童山而樵矣。”由于自然环境演变和人为因素,至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50多万亩山地,仅有残林面积2.92万亩,覆盖率2%;且大多为次生性植物,原始林木荡然无存,成为童山秃顶。由于人民政府重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沙地,开展治山治水,至198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9.4%,为50年代初的15倍。植被总面积:森林41.42万亩、茶果6.11万亩、草场34.66万亩,共计82.19万亩,总覆盖率为56.30%。
  因地形、气候、土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植被类型和地理分布均迥然不同。西部低山、高丘地带向来以林木草坡灌丛植物为主;中部、东部地区则以耕地、茶果等植被为主;沿海地带,除了耕地植被外,还有防护林带等植被。
  据生物气候带的划分,县域属于亚热带海洋性雨季林区,气候条件对植物繁衍十分有利。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原始植被早被破坏殆尽。目前,多为次生性植被和人工植被,故群落结构单纯、种类不多。主要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如下:
  一、天然植被
  天然植被以草灌、药材植被为多,林木植被稀少。
  (一)林木植被
  有残存于西北部地区小面积相思树;有零星分布于南埔、后龙、涂岭等10个乡镇的个别寺庙、村庄附近的古树,即“风水树”。古树以榕树为最多(单胸径1米以上的就有271株),黄山松次之(9株),樟树、油杉、重阳木、迎客松、古柏等各1~2株。
  (二)灌丛植被
  在西部、西北部地区,于山顶岩石裸露地处有柃木、映山红、六月雪、野牡丹;于半山腰处有桃金娘、山芝麻、黄桅子、拔葜等灌丛植被,其中以生长于向阳坡、沟的野生余甘子(约17万株,黄塘蓝田、尾山、官溪等为最多,涂岭五社、朝阳等次之)和野生黄桅子(约6万亩)为最。此外还有分散混杂于草被丛中的黄端木、〓木、水团花等灌丛和涂岭、樟脚、寨后等村的山茶植被。在沿海石砾、山地基岩裸露地带,有牡荆、黑面神、算盘子等灌丛植被;在水湿条件较好地带有截叶胡枝子和石斑木等灌丛植被。
  (三)草坡植被
  在西部、西北部低山高丘地带分布有以芒、鸭咀草、野古草为主的山顶草被、荒山草坡(据查,全县荒山草场37片面积共2.69万亩,覆盖度为80%~95%);在沿海低地有以狗牙根、铺地黍为主的荒草地(盖度不及30%);在辋川、洛阳一带有面积较大的以细叶结缕草、獐毛草为主的海滩草地(盖度约25%)。
  (四)药材花卉植被
  杂生于西部、西北部地区林地。荒山地主要有天冬、桔梗、香附等数十种野生药材和多种花草;杂生且零星分布于中部、东部地区公路两侧郊野、溪河两旁、村落旷地,除与西部、西北部雷同外,尚有沙参、半夏、芦根等20多种药材,以及遍布山野、溪旁、村庄周围、田埂杂地,有数十种花草植被。
  此外,还有野生大豆、油菜和山葱等零星物种植被。
  二、次生、再生植被
  次、再生植被以林木植被为主。
  (一)林木植被
  据1987~1988年森林资源第二次普查结果,全县林地面积48.29万亩中,有林面积达41.42万亩(包括疏林地0.9万亩,未成林地0.44万亩)。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竹林等10个植被类型,其中占绝对多数的是针叶林;以马尾松的分布范围最广,遍及17个乡镇,面积达30.90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4%。
  县境西部、西北部因地势高,降雨多,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且破坏少,植物生长茂盛,为境内植被中较好的区域,总覆盖度约70%。该区有大片的马尾松、松木、松杉混交林等次生植被构成以马尾松为建群树种较稳定的群落类型。其次分布较集中且生长较好的还有木麻黄、楝树、桉树、竹林(209亩)、果树林、油茶林(0.24万亩)、茶树园(4.2万亩)、余甘林(4.25万亩)、油桐林等薪炭林、经济林,以及青岗栎、麻栗、栲树等阔叶林。
  中部丘陵台地植被,以马尾松、相思树和桉树(为柠檬桉的主要分布区)及其混交林占优势,总覆盖度在50%以下。该区由于伐林不合理,开山采石,丘陵顶部及山丘坡面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段成光山秃岭,荒岩嶙峋(以张坂为最)。其林被多存于山麓坡脚地段,品种也较简单;山坡下部及坡脚地势平缓地段以相思树为主。
  东部、东南部沿海台地平原,植被破坏尤为严重,覆盖率仅5%。该区的沿海岗地及岛屿主要分布以木麻黄为主的植被类型,其余还有相思树、黑松、马尾松、桉树等。
  除西北丘陵地带外,中部低丘、台地,乃至沿海岗地、平原地区,柑桔、龙眼、荔枝、芒果等果树林植被,也有一定覆盖度。据统计,全县有柑桔林木约0.3万亩、荔枝达4.46万亩。黄端木等20多种灌丛植被,以西部、西北部分布为多,而牡荆、算盘子、石斑木等灌丛在中部、东部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二)草坡植被
  有禾本科、沙草科、豆科等43科140多种,在西部、西北部地区以芒、芒萁为主连片的草场植被(以杂边地草场占优势)。据牧草资源普查,次、再生草被共192片,约31.97万亩。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林木植被
相关专题
灌丛植被
相关专题
草坡植被
相关专题
药材花卉植被
相关专题